第七百二十八章 胜败
耶律氏也没有那么大的恩德加于契丹百姓,没有人去追究真假,有人挑头跟着干就是了。
在他身后,女真鞑子不断涌来,其后夹杂着附庸军和渤海射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时上京府就已经是燎原之势。
完颜娄室此时已经透力,不过身体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倦意,反而越战越勇。
留了契丹发式的宋江和花荣,十分具有感染力,虽然说得一口地道的山东济州府郓城话,但是人望十分高。
而且契丹王朝末年,实在是烂到了骨子里,很多军队不是守不住,而是举手投降。
渤海国最早的国名,叫做“震”,是他们的皇帝大祚荣取得,这个人文化程度之高,让杨霖这个状元也得汗颜。他取得“震”这个字讲究大了,估计很多汉人都未必明白,此字出处是取自《周易》震卦卦名。
投降速度之快,不亚于后世的二战欧洲大国,这虽然十分丢人,但是却可喜地保住了大量的契丹青壮。
渤海国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隋唐时候,便学习汉人的文明。他们学习的到底有多么好,从国号就可以看出来。
投降之后,女真人残虐的统治,让这些契丹人忍受了一年已经无法再忍。
他们从云内杀到桑干河,从桑干河杀到断云岭,从断云岭杀到白屿河,如今在马盂山,即将迎来最后的结果。
许多契丹的反王首领,都对宋江十分钦服,很多已经甘愿为他死战。
山上金鼓齐鸣,山下女真号角长响,最激烈的交锋依然是姚平仲的西军和完颜娄室的兵马。
渤海人打仗的本事,照着他们同族同宗的女真小兄弟差得远,但是冶炼、造船、陶瓷、种植……都有其独到之处。
宋江没来的时候,已经是遍地都是造反的辽人,现在来了一个耶律荣,名正言顺地带着大家搞革命,辽人的造反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起来。
宋军有各种火炮,女真的巨石投石车也杀伤力惊人,渤海文化自有其独到之处,后世知之者甚少,却不妨碍它曾经盛极一时。
至于复辽的真假,管他娘的,先打残暴不是人的女真鞑子再说。
双方的博弈,不单单是正面的交锋,各式新式武器也一齐亮相。宋人的武器是武备学校的杰作,而女真的则是渤海人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