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
大郎行事,有些果决,自己这些人是见识过的。
王莽当年的权势不可谓不大,养的好大的名望,一朝兵败还不是满盘皆输、任人评说。
他不在的时候,这些决断可能就需要自己来做了,看似风平浪静的朝堂,要是真的起了乱,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杨霖走的越远,对这一点的感悟就越深,一不小心被人反扑,就是身死族灭这一个下场。
三个人又嘀咕一阵,把可能遇到的事情提前梳理一遍,一看时辰已经是夜深了。
不怕有人闹事,就怕有人拿着皇帝做文章。
京营新军,被自己调出去三万,还剩下两万人。
刘清水点头道:“知道了,我有事会去找杨大官和宋枢密商量的。”
这其中的重中之重,还是汴梁,京畿重地才是大宋的腹心。
宋江笑吟吟地说道:“有我们三人在,汴梁的事少宰可以尽管放心。”
一个帝国延续数百年,它的文明和秩序已经自成体系,无论要做什么改动,都要在破坏旧的同时来建造新的,所以就算是站在权力架构顶尖上,也需要小心翼翼。
刘清水显得有些着急,道:“眼看就夜深了,想必大郎还有许多人要见,有些话也要说,我们就先走吧。”
而北方的河北、河东,又是这次新政的收益者,自然反对的声音更小。
不交待几句,哪里能轻易放心,杨霖又压低了声音,道:“必要时候,可以先斩后奏,以免夜长梦多。”
汴梁城内,杨霖仍在做着最后的部署,新政试行一年,并没有巨大的反弹,是因为殷慕鸿在江南杀得人多,强行压了下来。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三人都有些紧张,先斩后奏……
所以一有冒头的,就必须及时解决点,毫不犹豫地扼杀。不然的话,自己所有的努力,推动这个文明和民族前进的脚步,随时会停下来,再来个倒行逆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