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十九章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老

第十九章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锦儿一个人说的无聊,少爷又不理睬自己,正觉得十分无聊,听到这话咯咯笑了起来:“少爷不知道,这杨三儿是个有了名的傻蛋,不知道闹了多少笑话,有一次出去为府上采办,算错了帐多花了四贯大钱还洋洋得意,最后还是我们几个凑钱帮他还上的亏空。”

要知道在这个社会,有钱没权就是一头头待宰的肥羊。

还是被看出来了……杨霖苦笑一声,自己还真是小看了父亲的见识。毕竟是白手起家,在扬州打拼出来的草莽英雄,贾道豪商,等闲能够看透人心,更何况是自己的儿子。

蔡京这厮拜相之后,搞出一套盐法,让两淮无数的富可敌国的商人倾家荡产,沦落为乞丐的都不在少数。

吃完晚饭,杨通叫住刚要离开的杨霖,问了一句:“霖儿,你是不是不想把蔡京当成靠山?”

自己入仕的道路已经铺的无比平整宽阔,就等着去到这大宋号称士大夫的天堂的庙堂之上大展拳脚了,到时候肯定要用大笔的银子。

大宋多神童,很多名臣都是早慧的代表,晏殊五岁就会吟诗作词,十四岁当官步步高升,开挂一般拜相。蔡伯俙四岁就中了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职务,命他到东宫充当太子赵祯(即仁宗皇帝)的伴读。还有像是寇准八岁能作诗;黄庭坚五岁就可以背诵五经,七岁批量出诗;真德秀四岁开始读书,过目不忘;孔文仲六、七岁能作诗;杨忆七岁对客谈论有老城风。

杨霖咧着嘴嘿嘿一笑,转身离开院子。

以前杨通还有些羡慕,现在看来自己这个儿子,比他们还要早慧内秀。

杨通长叹一声,说道:“我儿志气高,心气更高,爹一定帮你建起自己的势力。”

一十五年养一个浩然正气的名声,出手就是府试第一,交结未来的宰相。这么一想,自家确实不必依附于蔡京,暂时借势高飞,未来尚未可期。

蔡京一直在注意着杨霖,这个年轻人给了他太多的惊喜,但是他同样摸不清杨霖的举动。想到最后,只能归结为杨霖的品性上,毕竟“守正君子”的名声,在扬州就和他爹“财大气粗”一样广为人传。

父亲虽然能赚,但总不能留在自己身边算账吧,是时候寻摸几个心思伶俐的手下管账了。

殊不知杨霖的这番举动,落到蔡京的眼里,确实别的看法。

“锦儿,杨三这厮,算账理账怎么样?”

现在蔡京即将一步登天,自己儿子的热情反倒冷却了下来,天天闭门不出教几个小兽孩读书认字,原来是存了这个想法。

所以我们可以出钱出力,帮助蔡京拜相,但是没有必要更进一步,近乎谄媚的话无异于自断其他退路,要跟他一条道走到黑,而且还要一辈子看别人脸色。”

锦儿在前面挑着灯笼,唧唧喳喳地说一些院里的琐事,无非就是杨天爱和凝儿闹别扭,杨天赐一顿能吃五碗饭,杨天宁蹭的一下就可以跳到墙上之类的……

我们不需要靠山,我们需要一节节的台阶,这样命运才能握在自己手里。

杨霖一言不发跟在后面,今天和父亲剖明心志,是为了将来用钱方便。好在父亲不像有些商贾,守财如命,能赚不能花。

“爹,什么是靠山?我们给自己定一个靠山的同时,就代表我们要依附于他,万一将来他败落了,我们也会跟着遭难。谁能保证蔡京长青不倒,我觉得把他当作靠山,不如当成阶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