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北迁都
可那个盛世,只在汴梁一城,只惠及君臣士大夫。
许多百姓终于忍不住了,拖家带口地结伴出行,很多土地贫瘠的县里,邻里间相互结伴,一起北上。
这一类务实的官员,几乎都是此等心态,都说道君皇帝时候,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端的是个盛世。
朝廷又出主意,发动袖楼,调动沿途各府的车马,运送百姓。
若是杨少宰要登临大位,我张安少不得要摇旗呐喊,不为升官发财,只愿追随他见证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杨霖放下粥,叹了口气道:“这道理我如何不懂,可是我们汉人讲究落叶归根,让大家背井离乡,谈何容易。”
杨霖这边一声令下,朝廷中自然是悉听调遣,文教司很快开始了针对百姓迁徙关外的一系列的宣传。
“若能建成长春沈阳,岂不是多了一个大省!也多了一道屏藩。”
先是组织了李清照等一票文教司的大文豪,公费到关外一游,写诗填词,锦绣文章。
张安从思绪中出来,笑道:“要不怎么说少宰料事如神,什么事都瞒不过您,嘿嘿。这长春州,属实是一块宝地,沃野千里尽是良田,撒下种子,便能丰收,尤其是雨水充沛,病虫稀少。故而下官诚恳奏请朝廷,再发迁民令。”
此时已经临近中秋,北地逐渐变冷,而三路大军还在缓缓地推进。
他侧眼看去,这个少宰一点都不沉稳,甚至有些轻浮,风评也是毁誉参半。
他们一路上,不管一城一地的得矢,而是仗着飞船和千里镜,探测敌情。
但是让百姓不但吃饱饭,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还开始读书识字,吃肉喝奶的,实则是前无古人。
然后邸报每期都有专门的版块,对长春州和沈阳府的赞美,将此地描述的令人神往。
杨霖见他不说话,还以为是不好意思开口,便站起身来,随便擦了把脸,端起碗筷喝粥。一边问道:“一大早赶来,八成不是什么好事,依我看不是要钱就是要人。”
杨霖捧着看了几期,若不是自己一抬眼就能看到遍地的荒凉和狂野,自己都要相信了。
如今则不然,普天之下,正一片欣荣。
紧接着,中书门下发出相应政令,凡是出关垦荒者,一律免除三年赋税。而且到了之后,朝廷会给与一家人半年的口粮。好让你专心安家,建造房屋,定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