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圣贤不寂寞
底下众人也是恍然大悟,随即又有更多的学生上台,一时间台上人满为患。
听到是杨霖来了,这才放下心来,笑道:“杨爱卿,这么早来见朕,所为何事?”
杨霖闻言一愣,拜师?
杨霖兴冲冲地说道:“陛下,微臣近来读书,偶有所获,获益匪浅。在太学开坛讲学,不少学子心悦诚服,想要拜臣为师。
“学生浙东吴敏,愿拜少宰为师。”
回府之后,杨霖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吩咐后厨做了些晚膳,便到书房研究起来。
这句话简直是男人的引燃线,瞬间激起了杨霖的豪气,起身道:“怎么不行,来,你到那边跪好,我去找根马鞭。”
毕竟他是状元出身,有人拜师其实是理所当然,更何况现在他要引领思潮,涤荡北宋官场,将尽可能多的士人带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至少要知道做些实事,如此抱负更是需要一些学徒。
“啊?……谁……谁是马?”
要是请示皇帝之后,择优收取,还是可以的。
微臣念着这些人都是太学生,将来有可能是天子门生,所以来和陛下说一声。”
正当他要转身离开时,台下一个学生大声疾呼,走到台上纳头就拜。
赵佶一听这么风雅的事,自己竟然错过了,遗憾道:“此事当然可行,不过爱卿下次开坛,须得知会一声,让朕也去听一听。”
据传扒灰的朱熹建立了灭人欲的理学,现在守正君子杨霖,也要引领思潮了。
杨霖神色一动,看向赵佶,心中突然想到若是能成事,这个皇帝又白得一个文治盛世。
翌日清晨,天高云淡,阳光喜人。
杨霖身份太特殊,若是在太学大肆收徒,肯定会被疯狂弹劾。
杨霖穿着十分正式,让杨三带自己直奔艮岳。
杨霖沉吟片刻,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你们若心中有惑,拜我为师,无有不可。若是为了荣华富贵,我事先说好,此路不通。须待我回去之后,请示官家,再做决断。”
赵佶没想到这么早就有人来觐见,自己已经八天没有早朝了,稍微有些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