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个明白人
大浪淘沙,不合格的早就被抓起来刺配了,剩下的都是些精英。
方今在外之贼惟童贯为急,在内之贼惟蔡京为最,童贯蔡京之爪牙,舍杨霖而其谁。
这确实是合适的人选,杨霖问道:“爹,你在其中……曾经是?”
臣观将作监丞杨霖,盗权窃柄,结交权贵,媚上逢迎,误国殃民,其天下之大贼!
杨通老脸一红,语气竟然有些扭捏,道:“当年,他们叫我两淮盐王爷。”
私盐贩子虽然有利可图,处境却相当危险,被官府抓住只能将头伸出,挨那一刀。看看古代的法律就知晓了。唐代法律规定:走私食盐一石者,就处死刑。一石就是一百多斤吧。五代十国时期,则是私盐贩子,一经抓住,不管多少,就是杀头。
臣感皇上知遇之厚不忍负,荷皇上再生之恩不能忘,感激无地,故不避万死,为此奏请罢黜三贼,发配海外。”
宋代最仁厚,取消死罪,但是也是重罚。浙江等地沿海的贩盐团伙更是嚣张,甚至形成了生产、贩运、分销、供给、保障的运作体系。首先就是沿海的盐民会为其提供廉价的盐产品,然后盐被通过海船近海航行到其他沿海省份。在河流入海口还有准备好的小船,负责河流运输和终端销售,然后再将所获钱财上缴,由团伙统一分配。
杨霖在朝,屡进谗言,先开蹴鞠恬戏,又建万岁之营,叠石为山,耗费国库,巧言惑主,黑心媚上。
这些贩盐团伙甚至在沿海的岛屿建立自己的生产、生活基地,与大宋进行长年的武装对抗,官府也不愿意撩拨他们。一是这些私盐贩都是亡命之徒,剿灭结果可能两败俱伤。二是,如果不加阻碍,他们只是卖盐牟利,不会过分扰乱社会治安。三也是最重要的,抓“盐子”没什么油水,纯属苦差事——搞不好得罪了“盐子”,全家活不了!
“为感激天恩、舍身图报,乞赐圣断早诛奸险巧佞、野心贼臣以清朝政。
童贯在西北,妄奏边捷,以为己功。汲引群小,易置将吏,以植私党。
杨霖的目光逐渐玩味起来,杨通不好意思地讪笑两声,说道:“不然你以为爹为啥能这么快起家,你当天上下铜板呢,穷人翻身哪有想的那么容易。”
今蔡京滥用相权,欺君妄上,专权怙宠,蠹财害民,坏法败国,使天下官员不出与吏部,而出于蔡府。
盐贩子都是些全国到处跑的行家,他们机警、干练、有经验,天生就是干特务的料。
权者,人君所以统驭天下之具,不可一日下移。臣下亦不可毫发僭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