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舍Ⅱ 后记
可恰恰是李世民这个千古一帝,却开启了干预当朝史官的先例。以前无论多荒淫无道的君主,都不敢如此。
哑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因为,它们都不会说话……
唐太宗李世民说出这段千古流传的名言,意在说明:他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都必须熟读史书。
玄色与2012年3月29日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建成死于玄武门之下,变成了唐初历史中的一道瑕疵,任人轻易在其上覆上厚厚的胭脂,粉饰太平。
《哑舍》第二部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有别于第一部的轻松写意,在其中添加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哲学道理,富有历史的凝重感。
成王败寇,是千百年历史中不变的法则。
我希望自己写出的东西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而不是仅限于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没错,李世民确实是难得的好皇帝,虚心纳谏,知人善用,开创了大唐盛世。可是没有人知道,如果是太子李建成继承皇位,是不是会比他做的要好。
《哑舍》的第三部开始挑战帝王的古董,扶苏成为最大的BOSS,其实这点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他这一辈子都被当成帝王的接班人来培养,现在只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便斗转星移日夜更替,换了是谁都无法接受。
所以,贞观史官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大事铺陈李世民在武德年间的功劳,竭力抹杀太子建成的成绩,贬低高祖的作用。又把晋阳起病的密谋描绘为太宗的精心策划,而高祖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把玄武门之变写成不得已所为。
第三部会更加精彩,我也希望能挑战自我,把哑舍的故事写得更有深度。
虽然说古代的帝王一手遮天,但史官在奉命记载宫廷史事的过程中,仍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权限。特别是由史官掌记的起居注,为保持其客观公正性,习惯上,连当世的皇帝也不得观看,其中亦有督促帝王不得为非作歹之意。可李世民一意孤行,对于自己逼父杀兄屠弟一事,耿耿于怀,晚年曾几次提出要看起居注。开始褚遂良等大臣还能拒绝他,后来终于拗不过,将起居注删为实录给他看。
希望大家能一直陪着我,陪着我回忆着老板曾经走过的岁月,陪着我见证那些古董们的故事,陪着我一起观看那些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