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哑舍Ⅲ 免死牌
陆子冈这样一环顾会场,还真让他看到了个熟人,是之前在六博棋宅院里碰到过的,叫陈淼,拥有着一家私人图书馆,专门收藏古书孤本的。陆子冈的目光和那人一接触便分开了,对方也是认出了他来,但完全没有相认的意向,显然也是想要把那段记忆抹去。陆子冈也不在意,他此时注意到在会场的一旁角落里,摆放着一些吃食。他早上赶飞机就没吃什么东西,当下便踱步过去。心中还庆幸自己定的飞机票正巧时间掐的准,再晚一点,恐怕就要因为杭州这边的大雪而无法降落了。
“齐王,那武涉已走”对面那人见他回过了神,开始汇报军务。
“咦?看你这表情,到底是什么东西啊?”馆长也来了兴趣,他们这些人都见过太多的古董了,能让陈淼这样的人失望成这样,那该是什么样的古董呢?“不会是什么高山流水的古谱吧?”馆长取笑了一把,因为陈淼痴迷于各种古书,当然琴谱也是算在内的。
又做梦了吗?齐王?这是在唤他吗?
这时他们闲聊着,那位张律师已经起身走到老板那些人之中递交名片了,这些都是社交礼仪,他们也浑然不在意。
他睁开双目,发现自己正身处在中军大帐之中,天色已晚,身前漆案上的凤鱼青铜灯正幽幽地跳动着,灯光昏暗,坐在他对面那人的面容都有些模糊不清。
“相人之术?”他听到自己玩味的笑了笑,“先生相人之术如何?”
休息室其实并不小,门打开之后,里面大概有一间会议室大小,还有一个长桌。陈淼本来暗自欣喜自己眼光独到,正在和休息室中的一位小姐套近乎时,却愕然发现门一开,陆续进来了五六个人。
“齐王,在下曾习过相人之术,懂得一二。”对面那人忽然话题一转,语气压得极低。他收回心神,对于这一段的记忆,他有些模糊不清。他活在这世上实在是太久了,见过的人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很多很多都随着时间的车轮前进而被碾得粉碎。他使劲按了按太阳穴,过了半晌,才想起来此人名叫剻彻,范阳辩士,是当时他属下的谋臣。
“好啊!老陈,你居然想要吃独食?可被我抓到了吧?”馆长嘿嘿一笑,无比得意地在陈淼的对面坐了下来。
事实上,当时他最初的目标,只是想扶植一个秦氏皇族推翻秦二世胡亥,可后者把自己的兄长全部杀光,让他无所选择。只好投奔项羽,又转投刘邦。而后来项羽却血洗咸阳,这让他对后者的不满升到了极点,又怎么可能与其合作。
陈淼抹了把脸,重新恢复了冷静,淡淡一叹道:“是一枚免死牌。”
“齐王齐王?”
“免死牌?”馆长和唐教授同时一震。
刚刚拣了一些糕点放在盘子里,路子刚一回头,就看到了哑舍的老板正倚在窗边闭目养神。刚刚因为角度的问题,对方被厚重的窗帘挡住了,他才没有看到。陆子冈这下直接愣住了,鸭舌的老板真的在这里?说明这场拍卖会里的古董有古怪?他是不是马上转头就走比较安全啊?
免死牌这是老百姓在世俗之间的说法,真正应该称之为“丹书铁券”或者“丹书铁契”,是古时候皇帝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者免罪的信物。因是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之丹书铁券。而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便将铁券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最早是由汉高祖刘邦颁发,后来各朝皇帝相继效仿,成为了奖赏功臣诸侯的一种福利。民间戏曲传奇小说中也多有描述,因为其有着免死的权力,便称之为免死牌。
陈淼苦笑地摸了摸鼻子,叹了口气道:“我这不是知道有件东西没拿出来拍卖嘛!所以过来问问。”
这应是他化名韩信之时,大概在公元203年,他平定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项羽密派武涉前来游说,想要劝他反汉与楚联合,约定三分天下。当然被他严词拒绝了。
“是什么东西?”唐教授落座后,也感到好奇。不过他礼数周全,倒是先向那名女子递了张名片,相互通报了姓名。
听着这些话语,还有不远处大帐之外士兵们整齐的巡逻步伐,一些远久的记忆在他脑中慢慢被唤醒。
这位女子姓张,并不是那位收藏界大佬的后人,而是一位律师。她年纪大概三十多岁,瓜子脸,一副干练精明的模样。陈淼一听便泄了气,他和一个律师谈也谈不出什么花样来,原来他还以为是那位老先生的后人呢!看来对方真的连面都不愿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