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哑舍Ⅲ 免死牌
当年的他,恐怕也是如此的庆幸自己选择追随了扶苏。只是没有想到梦想还没等实现,便已经破碎了。
除了扶苏,再也不会有人能如此亲切地唤他毕之了。
“如果是我,断然不会这样对你的。”扶苏喟叹一声,无比的怅然。
“何句?”他听到自己缓缓问道。却垂下了眼。因为他即使看不到对方的脸,也能确定这人是谁。
老板抿紧了嘴唇,这次却一言未发。他手中的免死牌,也属于帝王古董。只是这个古董代表的,是帝王的背叛。
“毕之,汝观此句何解?”随着这句话,周围的景象变得清晰起来,他看到了那个人,穿着一身尊贵的玄衣,手执一卷竹简,站在楼阁的平台上。阳光洒满这人的全身,晃得让他有些睁不看眼,也看不清那人的面容。
扶苏眼眸间一亮,用竹简拍着手掌叫好道:“善!对于百姓,如果他可以做某事,就让其去做。如果他不能胜任,就要叫他去知道怎么做!”
这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角度,因为在最久远的记忆中,他从来都是追随着对方的背影,始终恪守君臣之道,主动落后半步。
扶苏口中的夫子,便是大儒淳于越。他上前几步,看到竹简上的文字,是书写隽永的秦篆。只是那时的文字并无句读,他也想不起来自己当时是如何应对的,只凭自己的想法,开口道:“应是断句不对。吾觉得此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从未有过这样并肩而立的情况发生过。
“夫子释义,此句是言,可让百姓按照上意指引的道路前进,不需要让其知道是为什么。”扶苏言罢,轻轻地叹了口气,“但吾觉得这样的释义不妥。”
帝王的契约承诺,从来都是一纸空文,就算是用最坚固的铁铸成,也会轻易地被摧毁碎裂。
他站在迷雾深处,徘徊游荡了不知多久,直到一个极其熟悉的声音传来。
世人皆道,兄弟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当年这丹书铁契发下来,铁契还崭新得闪闪发亮,而刘邦的屠刀便已经落下。
“毕之,汝真乃吾之股肱(gong)之臣,待吾君临天下,这丞相之位非汝莫属.
所以丹书铁契在之后便不被称为“契”,而是“券”这种充满交易意味的字眼了。
老板难免有些晃神,但片刻后就找回了神志,从容道:“这是属于我的东西,我只是拿回来而已。”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人看着手中竹简,徐徐朗诵道。”出自《论语。泰伯》。”他并不急着回答,而是反问道,“此句夫子如何解释?”
扶苏的眼中精芒一闪,去年他们两人重逢之际,他曾听老板提起过当年之事,闻言便猜到了这免死牌的来历。竟是刘邦亲自颁给韩信的丹书铁契吗?
他在做梦吗?在遥远的那个岁月里,他经常会伴随在扶苏的左右,共同探讨学问。
扶苏话虽未说出口,但老板却已知他的疑问,便点了点头道:“没错,确是刘邦所制。当年其他王侯的丹书铁契均没有免死这一条赦免,独独赐予我的有。我便知他已深恨我许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