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九 无限国营
“您也说过,没人做过,不代表不能,从来如此,便对吗?”
而苏咏霖也非常愿意和会员们进行思想上的讨论或者是辩论。
当时的会议上就有财政部官员站起来反对苏咏霖的想法。
他表示苏咏霖亲自撰写的洪武政论和很多文章上都阐述过他想要建设的理想社会的模样。
那是一个充满了和平友爱公正平等且物质生活极大充裕的社会,人人向往,而财政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尽早实现那样的社会。
自古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商人经营就是为了利润,为了赚钱,这必然损害民众的利益,所以唯有消灭掉民营商业,将一切收归国有,以国营经济的方式消灭奸商,才能维护民众的利益,这有什么不对?
归根结底,还是生产的问题。
生产跟不上理想,总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这是苏咏霖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一点。
虽然目的达到了,但是之后一段时间,苏咏霖都绕着林景春走,非必要不和他私下里见面,以免被他幽怨的眼神看的心里发慌。
一直到第二次明宋战争结束之后,苏咏霖才终于有底气去见林景春和他商量事情了。
林景春也因为一大波优质经济资源的吃进而心花怒放,对苏咏霖的态度也好了很多,又有了一点当初亲密无间的样子。
苏咏霖当时的表态也非常坚决。
“这并非不对,但是同志,社会发展有其自然规律,自然规律不是我们可以用意志进行扭转的,我常说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整个天下,建设成功我们的理想社会,但是人不是神。
有些事情我们做不到,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没有办法站在这里让白天立刻变成黑夜,我不能在这里指着我这杯凉掉的茶水,以我的意志让它立刻变热,我们要对它加热,它才能变热,对吗?”
苏咏霖指了指外面的天色,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茶杯。
结果这名财政部官员走了过来,往苏咏霖的茶杯里倒满了热水。
随后他亲自南下,带走了不少人前往广州和泉州。
但是这件事情没有就此结束。
在苏咏霖召开国务会议、对财政部的无限国营思路提出建议的时候,并非所有财政部官员都认同苏咏霖的想法。
苏咏霖长期鼓励民主集中制的态度使得他作为传统皇帝的一面在复兴会内部逐渐淡去。
洪武四年以来,有复兴会员身份的官员开始渐渐不怎么在乎他皇帝的身份,敢于在会议上提出很多不同的想法,甚至敢于和他辩论,坚持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