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忠贤的怨念
---------
乾清宫。
朱由检这些日子一直窝在这里,除了必要的活动谁也不见。
对自己的下场,他也有过考虑。
明朝历史上,权阉就没有哪个能有个好下场,这一点他早已有所预料。
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要知道天启刚刚二十多岁,他则垂垂老矣,最好的也是最可能的他会死在天启之前,人死债消,估计也没多少人会与一个死人计较。
哪知道天启会死的这么早啊!
别看天启好像无心朝政,其实明白着呢。要知道,这位经常一边做木匠活一边听锦衣卫的密报,朝廷上下有多少事能瞒住天启?
当然,这期间他也获得了足够的好处,捞取钱财,封荫子侄,又广收干儿子干孙子以巩固地位。
甚至,莫名其妙的,他一个大字不识,居然有人提议在国子监为他立祠,“宜建祠国学西,与先圣并尊”。
可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整个大明官场贪墨成风,谁又能独善其身?
拉帮结伙?从大明建国,什么时候不拉帮结伙了?东林搞朋党不说,当初不也与太监王安勾勾搭搭吗!
只能祈求新皇看在他这些年替天启背锅以及多少有一些苦劳的份上,再顾念一点天启临终嘱托的旧情,也不求退路了,能给他一条活路就满足了。
“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啊!”魏忠贤喃喃自语,不胜唏嘘。
若是魏忠贤知道后来史书吹捧崇祯“不动声色,神明独运,无一人之助,而诛逐元凶。”他一定会嗤之以鼻。
用后世的说法,他魏忠贤就是骨灰级影帝,在他面前,崇祯这新晋毛头小伙子秀啥演技啊!
之所以束手就擒,非不知,是不能也。
只是,终究还是得意忘形了啊!
称九千岁!
太子的称呼也仅仅是千岁啊!
这一条,天启不在乎,多少次亲耳听到,天启也只是一笑带过。
可如果新皇在乎的话,他有多少脑袋都不够新皇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