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崇祯纪实 > 7谁拖垮了明朝、二

7谁拖垮了明朝、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士绅,并不是随便来个地主就可以称为士绅的。

除了退休官员之外,起码也得考上个秀才之类的功名才有资格称士绅。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起官员优免条例。

优免条例最初的制定是为了显示朝廷优待官员之意,起初的待遇并不高,以一品京官的优免为例,洪武时只免30丁的杂役。

可官员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

——

大明全年收入扣除军队、皇帝、宗室粮饷后,剩余的大约750万两就是供应官吏俸禄了。

至于修河渠、救灾、救助孤寡之类的公共服务,貌似很多年没干了!

可是,750万两并非大明官吏的全部收入。

除了田赋、役银之外,大明的百姓还被地方官吏以加耗、加派、摊派的名义额外勒索了大约800万两以上的银子,这是按照三成加派计算,应该没有高估。

正德时开始增加了免赋田地,虽然只有区区数顷,可毕竟开了个先例,此后免田数量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直到现在一品免田万亩。

即使是用屁股想,皇帝都不会主动的、心甘情愿的给官员免税,只能是官员自个给自个争取的。

还不只是官员生前免,官员死后也免。

虽然条例规定官员死后只免三年,实际上一旦跻身士绅这个阶层,通过合法与非法的手段,再加上官员互相照顾,士绅基本上就与田赋绝缘了。

合法的自然是优免。

这些银子除了一部分用在运费上,其余都被官吏笑纳了。

而且,这还不是大明百姓的全部付出。

由于大明没有完全废除力役,地方官仍然会根据需要签派一些力役,据后世估计这部分的价值大约在1000万两上下。

2900万的合法税赋,800万的加耗,1000万的力役,这才是大明百姓真正的全部付出。

而且,出这些银子并不是由大明全部的‘百姓’分摊的,起码士绅是不纳粮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