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崇祯纪实 > 18草创

18草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炼铁工匠呢?”伸手喊过炼铁工匠,同样是三个,掏出精炼炉草图给他们看。

三人看了半响,一头雾水:“陛下,小人看不明白。”

招手几人蹲下,连说带比划,甚至让他们捡石子搭了个模型:“看见没,一个大炉膛,中间一道矮墙隔成两部分。煤从这里烧,火焰越过矮墙从放生铁的炉池上方经过,从最后面的烟囱冒出去。

动力改为水轮带动曲轴传动,一个水轮带动六个喞筒。

这是首先要解决的,效率比水车提水高太多了。

更多的提水量,才有更多的动力。

至于密封?我要是什么都会,要你们干什么?

简略的解释几句,不能解释的就略过,几个木匠虽然还是不明白,却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还有叶片怎么是斜的?

传动也不是用水轮轴,而是另外加了个小齿轮,好像也是多此一举?

这一张,小的大约也能看明白,应该与喞筒差不多。”

朱由检笑了笑,这没法都给解释。

冲水板倾斜些角度,两侧各加上一块木板,这么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存水区。

说起来,这就是明清科技落后的主因之一,只求‘知其然’,却不穷究其为何‘所以然’。

“陛下,小的大约明白了,也知道该怎么做,您打算将水池建多高?”

“三丈,能不能做到?”

“能,只是这水池工程可不小,而且水车也太高了,不可靠。”

“这样啊,先建一丈半吧。”没办法,只能先矮些了,等生产出唧筒,水池高低就不会受限于水车了。

这么做是因为根据前世的记忆,上射式水轮的动力来源主要就是这个存水区,存在里面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带动水轮转动,与水流的冲击力关系不大。

相反,下射式水轮,也就是立在河里的水轮,动力来源主要就靠水流冲击了。

提升到水池这个倒是很好解释,就是避免受河里水流水量的干扰,提供一个稳定的可调节的动力。

传动不用水轮轴,而是在旁边加一个齿轮与水轮外圈侧面的轮齿连接传动,主要是减轻水轮自重,减少过程的损耗。

喞筒,其实就与后世的压水井一个原理,只不过上面是密封的,一根出水管向上伸出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