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张嘴闭嘴都是钱
“朕有意在户部试行票据制度,郭尚书以为如何?”
虽说会让魏忠贤去执行,可郭允厚作为户部尚书,他的意见还是要听一听的。
“这个……”
之后历代地方官多有摊平之举,时至今日就成了苏松重赋。”
也是,官田好像没有按照民田收的道理,按照接手的账簿收租,没毛病。
“怎么就成了普遍重赋了呢?官田呢?”
郭允厚苦笑,这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吧?
“时日太久,谁也说不清楚官田哪去了。”
朱由检叹气,不当家不知道油盐柴米贵,当了家才知道到处是窟窿。
又有些想笑,这么一算账大明皇帝居然成了老赖。
盘算下,如果王在晋那边再减点,其余七边多少给点面子,收支差不多能平衡了,能勉强度日。
“苏松四府是怎么回事?尤其是苏州。”
“民风刁顽之外,赋税比较重,逋赋由来已久。”
嗯,明白了,土豪劣绅侵占官田,然后再把赋税与平民来个平均,玩的漂亮!
只不过,便宜都让你们士绅占了,皇帝却背了黑锅,这就不能忍了。
琢磨一会,不能忍也得忍,还不到时候。
还是继续说正事。
催缴的事郭允厚也做不来,也没权力做这个,还是得让魏忠贤来。
“仔细说说。”
“自太祖驱逐蒙元,朝廷就接收了蒙元在江南的官田。
太祖迁江南富户入应天,留下的田也收为官田。
之后太祖杀戮甚重,陆续有大量脏罚之田也收作官田。
这些官田都是按照接收的账薄收取田租,少者每亩2石,多者有至4石以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