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崔呈秀又回来了
衙门大堂上,新任梳理盐务大臣崔呈秀端坐在上首。
湖广,官盐价格百斤1两,最贵的时候,能到6两,而私盐百斤才几钱银子。
福建,交通困难运费激增,官盐价格百斤最贵能到30两,私盐价格百斤也仅仅几钱。
恶性循环,官盐愈贵愈卖不动。
而且还有个副作用,盐引积压了。
就是说,有盐引,官府没盐给了——盐都拿去走私了。
这还是在册的数量,黑窝点不在其内。
当然灶户也有逃亡,就按照10亿斤算。
而两淮额定盐引几经改制,万历时每引570斤,70.5万引,大约4亿斤。
后来辽饷又每引加15斤盐,多收0.1两,不过这点数量是毛毛雨。
在整个大明来说,每年盐引定额大约在5-6亿斤。
而私盐的利益大头在谁手里,不言而喻
崔呈秀以前就是想巧立名目挤出这部分利益,结果却被一顿痛扁,落了个黯然离场。
——
三月初,崔呈秀就到了扬州,两淮都转运使司衙门就在这里。
刚到就召见衙门官员。
但是大明有1.5亿人,即使每人每年消费10斤,也得15亿斤。
之间的差距就是私盐。
甚至,由于官盐私盐价格差距太大,很多官盐销售点干脆也以私盐充官盐,许多盐商也兼职私盐贩子。
价格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两淮本地,官盐价格百斤5钱,私盐价格百斤不到2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