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宣府.二
倒也没想过哗变什么的,而是想着尽可能的减轻罪责。
不是不敢,而是不值得。
王成鉞深知内情,胡成比他更清楚。
每年京运与民运以及一些盐课折银加起来,宣府粮饷过百万,卫军与募兵加起来军额八万。
实际上,包括农夫在内,四万都不到。
粮饷也不必说,一级级分润后,若能有三成用于军事就不错了。
这三成,又有一部分拿去养家丁了。
臣忧心之下不知所谓,臣惶恐。’
这些话有些刺耳,可不得不说。
毕竟,他可是把所有希望全押在这位身上了。
就好比棋盘上落子无悔,他也退缩不得。
----
不止宣府,实际上整个大明所有军镇都是如此。
坐困愁城。
谁都不傻,胡成调入京师会怎么样,不言自喻。
琢磨半响,这锅虽然是历代传下来的,可是时运不济,现在轮到他们背了就出事了。
这锅,恐怕是背定了。
宣府巡抚王成鉞,宣府总兵胡成,万全都指挥使李玉徽三人自始至终就盯着监视太监王坤,睡觉时都留了一只眼盯着。
原因不必多说。
自从京中又派了数十个太监前来查账,更是日夜监视王坤的一举一动。
王坤派人回京师时两人就知道不是好事,几日后调任圣旨到来,三人知道大事不好,当即碰头商议。
事情大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