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崇祯纪实 > 111新政的开启

111新政的开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既然要办报,经费、印刷、发行、价格等等方面就要考虑。

内容也五花八门,比如嘉靖戊申七月邸报‘大同右卫参将马继宗家,舍人禄之女年十七,将嫁,化男子’。

是不是很惊悚?

马上嫁人了,大姑娘变成小伙子了,这也能堂而皇之的登载于邸报上。

邸报的信息收集来自于六科、通政司,发行则是提塘官抄录后借助驿站进行传播。

具体来说,奏疏等信息由通政司收集送与皇帝,经一系列程序作出处理后发给六科,六科则抄发给各相关衙门,这时候六科就会将抄发的文件进行编辑以供提塘官抄录。

很明显,不管谁推着谁走,原定的计划已经行不通了。

既然下定决心,那就必须重新拟定计划,当然这事急不来。

现在如何给何廷枢以支持,如何让清丈顺利进行才是首要问题。

打起精神仔细考虑。

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控制舆论,控制一个可以将他的意图、政策完整、及时的传递下去的渠道。

提塘官,大明各地的巡抚与总兵派驻在京师专门处理邸报的官员。

这其实就是朝廷控制的报纸,而大明朝廷也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对邸报内容作了一些限制,比如‘禁抄发军机’,‘凡涉及机密之事,不得传抄’。

可惜,既然是朝廷控制的报纸,那就必然受制于朝廷。

三个环节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可能明着暗着捣乱,受众的限制也使得皇帝很难将自己的意图昭告天下。

因此,朱由检必须有一份能自行决定内容、脱离朝廷的控制、能最大限度的扩大阅读人群的报纸,这其中的意义不必细说。

借助这个渠道,他可以与文官争夺话语权,同时占据道义制高点打击文官。

抓住哪个渠道控制舆论也有讲究,起码目前的邸报是不行的。

邸报,又叫邸鈔、京报,最先出现时通常是给基层官员看的,内容大多是圣旨、官员调任信息、奏疏等朝政信息。

时至今日,邸报内容已经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朝政到经济再到社会新闻都有登载,阅读人群也已经从官吏扩大到对朝政有兴趣的士绅、学子生员。

一些有需要的人也会特意收集、购买,比如西门庆就曾经买过,‘叫了吴主管来,与他五两银子,教他连夜去县中孔目房中,抄录一张东京行下来的文书邸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