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新政的开启、二
“朕有些旨意,怎么才能最快的传递到百姓那里?”
“陛下的意思是?”魏忠贤有些不确定。
“顺天府清丈田地,开放煤窑,朕要以最快的速度让京师百姓都知道。”
“祖宗旧制,每月初一文书房都会请陛下出宣喻一道,再交由顺天府,顺天府则召集两县耆老当面宣读。”
魏忠贤笑了,这也叫事?
削减京营10个营就是为此准备的。
通常来说,皇帝是不敢如此的。
因为皇帝只是一个人,无法亲自掌控一切,还是得通过勋贵来具体控制军队与朝政。
可现在朱由检另起炉灶打造了新的禁军,勋贵们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这天下毕竟是大明的,皇帝需要勋贵的支持,也怕勋贵闹事,这才给你们面子。
朱由检大怒:“文书房的那些狗才,怎么从来没有请朕写过?”
魏忠贤有些尴尬:“陛下,这却怪不得文书房。
自从神宗起,宣喻就成了虚应故事了,每年也只是照抄往年而已。”
又道:“陛下如果急着传达旨意,也可以提前的。还有,对百姓宣读,文字越浅显越好。”
有些话他没说,不只是宫里虚应故事,就连顺天府也是,所谓的耆老,大多都是雇来的。
可若是皇帝有足够的实力,一点面子不给,勋贵也得受着。
朱元璋可以证明这一点。
——
再商议些细节,朱由检盘算着募兵、修缮水利、盐池三管齐下,救灾的事估计也能解决个差不多,只是银子有些受罪罢了。
只是,还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