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崇祯纪实 > 128补救

128补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根子还在朱元璋身上。

这货觉得,将财赋收归朝廷再发下去,会增加很多无谓的开支。

还是以山东为例。

山东有一笔10两银子的赋税,而山东卫军同时有一笔10两银子的军饷待发,如果交到朝廷再发下去,显然会增加运输成本。

干脆,别上交了,就近支付吧。

其实很简单,就是收支统一管理。

魏忠贤不太懂,反正皇帝交代了什么,他去做就是了。

曹化淳却明白的很,闻言登时愁眉苦脸。

增加的工作量太大,账簿管理也会复杂很多。

每年年底光是预算就需要大量的统计、汇总工作,到年初又要核算一年的执行情况

就这么着,只有各地结余和需要长途转运的开支,才会在朝廷这里中转一下。

朱元璋初衷是好的,可结果很明显,僵化的财政体制最终成为大明灭亡的主因之一。

很显然,如果改动这个制度,就必须对户部机构进行改革。

很显然,半路出家搞财务的曹化淳没有这个能力。

“此事已不是臣能做到的了,臣无能,让陛下失望了。”曹化淳考虑再三,还是将想法说了出来。

户部现在有四百余吏员名额,如果这么一改,恐怕得增加一半。

而且,这方案与户部现在的十三清吏司设置有冲突。

严格说起来,大明户部就不是一个财政管理部门,而是一个执行部门。

二百年沿袭下来,每一笔赋税从征收到使用都是规划好的,户部要做的只是按照规划中转一下。

在此模式下,十三清吏司各自负责一省,按部就班做着接收-转发的工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