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崇祯纪实 > 166太监

166太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坤,曾经在监视宣府镇时揭发了贪墨百万的大案,在文官笔下是苛酷之人。

刘文忠,监视出云镇时揭发贪墨六十九万的大案。

卢维宁等数人则是或领军或监督粮饷有所表现。

唯有王承恩是个例外,因为他只是个贴身太监,却是与文官没什么利益冲突的,名声却是不错。

不过作为唯一一个最后陪着崇祯上路的太监,他的忠诚貌似无须考虑。

——

仅仅数日之间,太监们就接连弹劾了十余名官员,查实之后照例除籍革职,按情节或流放或绞首。

朱由检苦笑不已,工部营缮清吏司的官员貌似刚换了一批,看来还得继续换下去。

也没事,大明的冗官多得是。

又撤换了一些不能胜任的太监。

几日后,魏忠贤吞吞吐吐的将王世福的话禀告皇帝,朱由检嗤之以鼻。

这话说的,好像是他强迫你们割了卵子似的,岂不知他正在为太多割卵子的犯愁呢,还有脸叨叨?

胜任与否,他的判断标准很简单,只要是与文官相安无事的太监,那一定是胳膊肘往外拐的太监。

若是文官赞誉有加的太监,那就是确凿无疑的吃里扒外了。

因为很简单,大明的官员几乎没一个干净的,监视太监如果不能找出问题,要么是无能要么是共犯。

如果监视太监认真做事,必然会被文官骂不绝口。

比如除了魏忠贤臭名昭著之外,王坤、刘文忠、卢维宁、张彝宪等人也都在文官笔下没什么好名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