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盘古开天(四)
因为,余大嘴在国内这些站在台前的大佬之中,是最成功的一个。
也就是说,余大嘴的水平最高。
只有一个人设:就是大嘴吹牛,说话不幽默,语言也没什么魅力。
他没有把握好公众焦点到价值的转换这个过程,有点玩的过于嗨了。
其实,很多大佬...也都是这么玩脱的。
当人们喜欢雷布斯的are you OK,小米发布会的主打的还是性价比,所以小米成功了。
别觉得小米真的就是靠性价比起来的。
确实有性价比,可是没放大到国产品牌独一档,只有它最有性价比的地步。焦点不在雷布斯,而在小米手机本身。
……
齐磊此时继续对雏鹰班讲解,为什么没有高潮。
“我的目的,只是把产品介绍出去,传达一个新产品的信息。可是我不能自嗨,不能自己夸自己的产品,就是不能做第三人。更不能因为自嗨,而夺去了属于产品的关注度。”
其实,很多人认为齐磊的发布会,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老罗。
从公众的角度来看,老罗的幽默风趣无疑满足了【使用与满足】的条件。
可是,当雷布斯开始“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当他说出“能不能拿到奖金,全看能不能干倒友商”的时候....就跑偏了。
后面小米做的一切努力,什么改进拍照、进军高端、造车等等,就全都不灵了。
厂商是做不了【第三人】的,必死!
公众的关注度也不在你的产品上了。
那...为什么HW的高端转型就成功了呢?新能源汽车的整合方案就有那么高的关注度呢?
可是,专业的角度来说,老罗其实是个反面典型。
从优势吓人的角度来说,老罗很成功,他成功的把一个商人的形象扭转成了亲民的段子手。
可是,只说一句,大伙儿就明白了,“老罗的发布会,让人们记住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产品。”
大伙儿现在能想到的,就是“不赚钱,就交个朋友”,还有“it业最短的笑话——罗YH”。
谁还关注你的锤子手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