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媒体审判
见没人做答,齐磊道,“选择性接触啊!“
“舆论会排除所以不同的声音,用结论来左右过程。”
“而被选择性信息渠道长期覆盖的情况下,会很快形成社会情绪。”
“第三,学校做为当事方,缺少公信力,而媒体即便是提前下达了主观结论,但舆论缺少认清事实的其它信道。”
齐磊挑眉,“回答正确,加十分。”
跳过信道。
齐磊:“第四,信宿(信息受众)。“
“信宿在无法看到客观事实、相信媒体先司法结论一步得出来的主观结论。”
“而这个时间,做为信息渠道的第三个要素,也会向一个结论偏移。“
“舆论是什么?公众认知的体现。”
“而公众是无法保持理智的,他们会选择性接触,他们认为正确的结果。“
“还是拿学生坠楼来举证,假如媒体报道之后,舆论认为是老师的原因造成学生跳楼。“
“而学校这个时候出来辟谣,说学生坠亡与老师无关。“
“且在认知上,认为媒体的权威性等同于司法权威的情况下,会形成什么?“
这次是韩国的那个小眼睛女生,”晕轮效应。“
“舆论会根据初步印象,形成对事件的整体印象。也就是说,一般舆论认为这是老师的过错造成的,
那么就会把第一主观印象当做对事件的全部结论。“
齐磊,“对了!那之后又会形成什么?“
“你们是相信媒体,还是学校?“
众人蔫头套脑,“媒体。“
齐磊,“原因呢?“
童璐想都没想,“第一,媒体做为第一个报道事件的意见领袖,具有主观结论的可信度、以及定罪权。
“第二,舆论更愿意相信一个他们认为逻辑可以自洽的假想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