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认输的亚当斯
对面的马拓,面对两双无助的眼睛,出人意料的,“我们当然要做出澄清,不会让你们承担不应该承担的责任!”
两人:“?”
好吧,这么痛快的吗?仗义的让他们想哭,是真的没想到。
当两个法国设计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已经被全世界抛弃了的时候,已经晚了。
两个法国人不知道,他们在时尚圈所谓的暗箱原则,不是大事儿。到了舆论圈儿,有时候管用,有时候不管用。
而且,不但不管用,还不讲理呢!
当所有人开始唾弃那些所谓的圈内人士开始追逐利益,抛弃他们的时候,再意识到这一点,确实有点晚了。
可是,人就是这么执拗,没有谁愿意在接受认知以外的失败。
可是,他们就没想过啥叫“出圈”。
在时尚圈里正常,在舆论圈却是另外一回事,普通人有共情心理,是同情弱者的。
别说这事儿在他们眼里法国人根本不占理,就算占理,你们欺负两个年轻设计师也是无法容忍的。
这就好比,经常能看到西方的一些荒诞案例一样。
就比如,JK.罗琳的那个事儿,本来占理的事儿,经过舆论操作,利益权衡,也被炒成了十恶不赦。
两个法国人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冰城羽绒服,寄托在拓爷身上。
他们开始向中国人求助,希望中国人可以站出来承担所有,毕竟在这份合同中,他们是被动的,一切都是中国人搞出来的。
尽管他们也知道,这种情况下,多半会被中国人抛弃,让他们两个来承担舆论的怒火,以求损失降到最低。
可是尝试还是要尝试的,有病乱投医嘛!
“马先生,我们恳求您针对当下的舆论做出澄清,否则我们的事业全毁了!”
哈利波特迷们都拒绝承认罗琳是作者了,上哪讲理去?
这种荒诞到极致的事儿都能让舆论描成真的,何况这种公众一看就占理的事件呢?
渐渐的,就落入到被人熟知的定式之中:舆论代表选票,代表着购买力,代表着一切。
政客开始借机拉拢公众,企业开始借机制造良好形象拥护舆论,最后时尚圈也会迫于压力,开始谴责这种行为。
本来没什么事的事儿,现在成了大事儿,成了另类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