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唠嗑坦白局
....
不是削尖脑袋想挣钱的心境,而是一种写作状态。
——————
生活不允许你奢望别的,甚至来自老婆孩子、父母、房子、工作、向往的压力,也使我们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说白了,写完了,也没写崩,但是不尽兴,不完美,也是遗憾最大的一本。
文中的主角,只是不想让人牵着鼻子走罢了。
其实,大宋的时候是有点着急的,无论是节奏,还是心态,只想着一个高潮点后过,马上就跟下一个高潮点,以至于很多地方无法全面的展开。
更何况,他还不是想当一个普通人。
那么,假如上市,像你们说的股权操作,掌握了绝对话语权...
这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连作者都容易忽略的关键。
真的有用吗?没用的!
其实后来才明白,故事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节奏。
只要上市,就没有回头路。股价、股民、公司盈利,甚至你的员工,你的伙伴,都会迫使你融入资本掠夺的游戏规则之内。
故事节奏和几个高潮点的选择,也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真的就是刚刚好。
就好比,如果当年曹老在美国的反垄断下怂了,如果任老现在服个软允许外资进入华为,那我们现在,连个榜样都没有了。
而且,苍山比较幸运,大宋选择的故事脉络就是最正确的,只要按照编年史往前推,加一点自己的逻辑构思和热血,基本就齐活了。
齐磊想做这样的人。
写大宋的时候,是纯粹的新奇和写作本能。
想法没错,故事一直是苍山的优势,我的故事往往你很难猜到下一步要干什么,一个段落的走向和结局是什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能是最贴切的形容。
那个时候,苍山一直觉得故事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就能抓住读者。
说句清高点的话,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骨子里的坏人,也没有那么多天生冷漠,对什么都愤愤不平的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到了熬汤,就倒霉了,不但依旧没发现这个问题,而且我自己认知上的失误,导致了熬汤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