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困难与机遇(三)
问题来了,如果按照当时香港畅想的资产来计算,这一个亿注进去,京城畅想的持股比例将从33.33...%,爆增到90%以上,另外两家就彻底被边缘化了。
对此,齐磊似乎不太担心,“放心,我会说服他们。”
于是,柳纪向本着:吃水不忘挖井人,讲义气,以及符合当时国资改革,混合持资的原则,把京城畅想搞来的这1270万美元借了550万给屿进公司。
包括其他人,林晚箫,还有穆正明,他们都还不知道齐磊叫他们来干什么。要是知道他要给一家大型国企使绊子,还不知道什么反应呢!
为了满足上市条件,香港畅想的三家股东要进行一轮增资扩股。
常老太太后天到,林晚箫和老秦他们明天就到,得安排公司那边接待。
(这也是王振东为什么上赶着齐磊入股新浪的原因,他现在就差这步增资扩股这个条件没满足。)
南老和耿大爷中午才过来,“什么时候回哈市啊?”
但是,三家股东之中,【技术转让公司】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不打算继续维持在香港畅想的股权占比,也就不打算增资了。
当然了,国字头的畅想还是中科院全资,拿不到许可和批文也是正常的嘛!
不光齐磊的目标大,常奶奶的目标也大。让媒体或者有心的看到齐磊和一堆大佬同时出现,不是什么好事儿。
至于为什么是屿进,有什么其它关系也不用去揣测了。
齐磊,“目标太大!”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第二天,也就是18号。
屿进公司声称没钱,没有能力增资。
——————
而这个时候,【京城畅想】手里却筹集了1270万美元,大概就是1亿RMB,打算注入香港畅想。
......
耿大爷不解,“为什么?”
总之,这样的公司结构诞生了,香港畅想负责代理业务,京城畅想负责制造业务。
“啊?”
这样的格局一直持续到了1994年,香港畅想谋求港股上市之前,然后柳纪向的绝世商才又来了。
却不想,齐磊招呼齐国栋,“去把唐奕家小楼收拾下,不回哈市,就在尚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