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三大法则
“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必然有人极度反对与厌恶。”
有条件的买回来装叉吃灰没问题,其它情况就算了。
“事实上,与之类似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做人生信、条行动准则的人,大也有人在。再比如,随处可见的利己主义,有的人真的能自私到发指。”
只见齐磊点了点头,笑道,“这世间,本来就没有哪个道理是可以解释所有问题的。不然的话,哲学也就没那么难学了,传播学也就不是一个深奥的学问了。”
(有点枯燥,但是非常系统,好书。)
接话道,“对呀,让中国人包容一个侵华战犯?这样的错误答案反正我是说什么也不能认同的。”
(可以配一本《历史年表》,或者中外历史年表。版本有很多,都行。老苍的是陈会颖的《中外历史对照年表》)
女生想了想,正好桌上有一本她正在看的二次世界大战方面的书籍。
“刘教授在书中引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爱国到底是不是一种美德?”
我一直觉得,这玩意得有兴趣才行,否则推荐啥都是白废。可是,一直没看到那种可以培养兴趣的好书。
拿起其中一本书,在众人面前晃了晃,是华乐师范特聘教授刘擎写的《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想了很久,分开说吧!
对着那个女生笑道,“说起你提的这个问题,最近我还真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三、如果既想了解历史,还想了解华夏文化东方哲学的底层逻辑,那就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再比如,一个信上帝的去包容一个异教徒,那还有信仰吗?”
(有门槛,枯燥,但是读懂了受益良多,是可以收藏装叉的。)
“套用【知识沟】中提到的允许错误选项,就应该包容认可利己吗?那价值观不就崩了吗?”
四、如果《中国大历史》《中国哲学史》都没能把你劝退,那可能就是真爱了,但老苍依旧不推荐你们看大部头的《二十四史》或者《资治通鉴》。
一、如果仅仅只是对历史感兴趣,想浅浅地了解点历史知识典故,那就《趣说中国史》吧!足够了。(皇帝聊天群比较有趣易读)
突然站起来,去讲台后面拿出两本书。
想更深一点,就是吴晗的《中国历史常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知识、典故都有,适合碎片时间阅读。)
“但是,其实也不用困惑,可以试着寻找本质,也就是底层逻辑。”
二、看完了上面的两本,还有兴趣,想系统地了解历史进程、朝代更迭概况,可以先看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