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打光子弹
在米国搞软件,就绕不开硅谷。
这和他料想中的谈判路线完全不同,彻底打乱了节奏。
齐磊一挑眉头,“鲍尔森先生要彻底放弃硅谷吗?这会让公司的运营变得艰难。"
齐磊则是摇头,“不不不,您没有理解我的意思!绕开硅谷,我们不仅仅面临资金上的压力。“
原因很简单,军工科技下放成就了硅谷,也就是在没有人左右的情况下,可以进硅谷。
"包括,华尔街的人脉。"
可是,如果你是华盛顿,还没有拿出来的军工技术,你是给硅谷的那些新贵,还孝敬正在掌控米国的华尔街呢?
鲍尔森,“这一点你可以放心,德盛已经和美林、摩根等九家投行达成了协议,我们联合注资。所以,不管齐先生愿意拿出多少股份,都会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
在原本的那个时空,因为这两件事,导致全世界的资金向最安全的米国回流。
“可是,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全砸在i计产业上,导致了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
鲍尔森,“明白。”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齐磊,“但要看筹码够不够多。”
鲍尔森根本就不是借三石来制衡硅谷,他是刨了硅谷的祖坟。
却不想,鲍尔森一笑,“我想,齐先生具备面临挑战的能力。
之所以需要三石,仅仅只是在资金、技术都有储备的情况下,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不一定能够适应计产业的行业思维和管理模式,需要一个代理人罢了。
但是,这些热钱并没有离开米国,都沉淀到了计产业,进一步催生了硅谷的高速发展。
“您明白吗?"
当然了,在齐磊这个时空,99年他帮着老秦截了个胡,导致近一半的欧洲资本跑中国来了,从侧面也削弱了硅谷的动力。
“更重要的,是技术、管理模式、以及网络围堵上的压力。“
回到正题,为什么说鲍尔森这是釜底抽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