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毛骨悚然
有些东西不总结出来,大家都容易忽略。可是一旦被点出来,真的是让人脸色煞白。
科普哪一个战争年代的英雄、鞠躬尽瘁的功臣,大家都感慨万千,甚至会哭一鼻子。
而晕轮效应就是一个主要特征,掩盖了其它特征,从而形成偏见。
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传统文化最势微的时期,很多人真的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感到陌生、厌恶、不适。
太突出了!会被年轻人定义为日韩、欧美的主要特征。
郑老:“……”
吓人不吓人?
后来有多少演变成了恨国恨党?精日精美?又有多少人给我们的崛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意外不意外?
别小看这种偏见,就拿国内来说,那一代的年轻人开始是哈韩、哈日,向往西方。
可是,在二十一世纪之初的这个年代,这就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和日韩,以及欧美的娱乐偶像一比,就像土包子。
老王,“……”
内地的这些明星,不是说素质不行,而是整体包装就差了一大节,影视水平、内容也差了一大节。
连董北国都瞪圆了眼珠子。
这个时候,内娱是无法抗衡的。
而国内是,太瞧得起了,不轮你怎么摆烂,都视而不见。
那个年代,可不像二十年后,有汉服节,年轻人穿着汉服上街,抖y发个历史段子,都夸咱老祖宗的智慧。
国外是,如果瞧不起你,那不论你怎么优秀,都瞧不起你。
大家都在争辩是李白才冠古今,还是苏东坡技高一筹。
其实,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影响,也是晕轮效应造成的。只不过,和国内形势正好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