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四面楚歌
当记者问到,“向氏公司会不会也借机进军内地市场?”
2001年,内地全年的总票房才89个亿,票房冠军是《珍珠港》,一个亿。
只见向老板瞪着牛眼,吞了吞口水,“没兴趣!”
把向老板气的啊,不但全港封杀,还打电话到张国戎这里来发泄。
可是,要能挺个十几年……
“搞咩啊?你是不是也不想混了?”
两方一比,确实借不上什么力。
“告诉那个姓齐的,别出宾馆大门,我要他好看!”
“现在好了,多少人的心思都活了,都奔着内地,都去拍综艺了!”
至于后世有人诟病香港电影的类型太单一,不是警匪片,就是武侠片,即便活下来,也就那么回事儿。
“老子的新电影,男女主角都爽约了。”
香港电影在齐磊眼中,最可惜的不是没有好作品了,而是没有把传统和工艺留存下来。
向老板几乎是咆哮。
而同样是2001年,香港本地的全年票房就45个亿港币。
摔了电话,接受媒体采访,向老板还在骂,“鼠目寸光!!哗众取宠!”
说句难听点的,还不一定比齐磊拍两季《向往的生活》收广告的数额多。
“天价酬劳不符合市场规律,等着看!长不了的。”
第二的《大腕》,4300万。
其实,这和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是同样的道理,想摧毁一套工业体系太容易了。可是想重新再建立起来,那就太难了。
也不怪他发这么大火,正值寒冬,好不容易看准一个项目,正在筹组,男女主角也已经谈好了。
不过,齐磊并不是可惜这些电影公司,而是可惜香港电影的工业体系。
结果,戎少三千万的新闻一出,那两个二五仔一看,原来拍综艺这么赚钱?内地一家电视台正好邀请,想都没想就跑了。
全球第二大票仓,一年四五百个亿的总量,养活一个东方好莱坞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