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晕轮效应
从来都不缺少披露西方问题的新闻,也从来不缺少清醒,敢言的人。
齐磊咧嘴,“那不得千八百万的?”
可是,因为偏见,也就是晕轮效应,使这些声音形不成舆论。
董大校长来了精神,“咱那足球场都多少年了?换个带看台的体育场咋样?”
只不过,以往那些不堪、丑陋、弊端都隐藏在日晕之下,我们看不到而己。
姚大爷突然有点明白,为啥董北国那么稀罕小齐经理了。
那看不到的原因是因为以前隐藏的好?还是没人爆料出来?
身后李长发、姚国远那几个采审办的人,听的直翻白眼儿。
也不是,是对西方先进社会的偏见,使这些丑与恶的部分被我们自动过滤掉了。
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小到对一人一事的认知和评价,大到对一国、一文化的认知和臆想。
董:“八一厂老郑,应该是威望最高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直到最近两年,新冠爆发。我们才算彻底认清的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才算看到了大米利坚原来不过如此。
结果……
那些曾经崇洋媚外的国民,有一部分才算清醒过来。
“行!”
这就是某一方面的优秀特征掩盖了其它特征。
齐磊沉吟,来了句,“那文化小广场也得修修了,一起解决。”
所谓“一白遮百丑”,也是同样的道理。
董大校长,“解决这么大个问题,还不值个千八百万的?”
本以为这一老一少就是在这儿看热闹,闲的蛋疼。
那么问题来了,西方是直到这两年才这样的吗?
而且下一秒,姚大爷就颠覆三观了。
不是,他们一直是那个样子。
董北国就是个老顽童,他和齐磊这个小顽童能玩到一块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