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屠龙(九)
这个过程,如果从尚北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那就是没问题,是大好事儿。
而老秦看着他,突然来了一句,“你不是凭感觉做事的人,你坑柳纪向,肯定是有完整的想法了。”
一个停产了十几年、大批下岗工人的废厂,人家有能力搞活,有能力让下工人有钱赚,有什么问题吗?
不尽然。
——————
如果往细了追究,都是存在争议的。
老秦猜对了,他确实有想法,只是不想用。
就拿唐成刚来说,远的不说,就说药厂。
还是时代背景的角度去考虑,都不太容易挑出毛病,你只能从道德层面去指责他。
在他前后左右的座位上,雏鹰班19个脑袋来了17个,都是为了逃论文公费旅游来的。
何况,这是二十年前的2001年,更没法去深究。
此时,齐磊正在回东北的列车上,收购畅想的事儿,真的被他扔到了一边儿,正对着雏鹰班的小伙伴儿们呲着大笑,嘿嘿嘿的直乐呢!
而且,更要命的是,不光是他,在这个年代,比柳纪向做的更有争议的,多了去了。
齐磊怔在那儿,瞪圆了眼珠子,“我……”
徐文良是从搞活地方经济,安置就业,清理财政负担等角度去解决问题,把药厂转给了唐成刚。
“我猜的对吗?”
100%股权,国营转私有。
“只不过……”老秦笑着,“这个想法可能和你的最终方向有偏差,或者不到万不得已,你不想用!”
尽管他自己就是理工出身,可是身为北广的校长,还是心向学校的事儿。
就唐成刚的药厂,以及再往前追溯的承包的塑料厂,你说私有化进程就没问题吗?
董北国很满意,谁还敢说我们搞社科的没用?有大用好不好?
齐国君承包副食厂,也没问题吗?
第二天,齐磊没去研讨会,他的任务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