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靠动真格的
再举个例子,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期,大学里的编程专业学生,几乎都是用纸笔来完成编程作业的。
“咕噜。”王冬圣大窘,脸腾一下就红了。
说句不好听的,企么顶尖人才?花钱从国外能请来的都不叫问题。问题在于,你连基层技术员都没有,要顶尖人才有个屁用?
再加上,有京东方的合作,教商联动,用不了三五年,运气好,半年一年的就可以为京东方的研发提速,派上用场。
王冬圣所说的缺人才,就是这种情况。
“怎么样王总?”
别说学术基础了,连教具都配不齐。
“这么说吧!”王冬圣到现在也不倾向于搞什么oled,纯属吃饱撑的,正好趁这个机会,把上面吓退就完了。
同时与企业挂钩,相关专业人才优先优待原则解决就业焦虑。
“学术上就更不用说了,相关的专项实验室没有,搞连带研究的倒是有两家。”
总之,要在三到五年内形成一个本科、硕士、博士、学术权威,由低到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计划。
“oled本身就是个前沿科技,在国际上,为这项技术做投入的面板厂商,我们知道的也就一个三星。”
再见马拓,王冬圣明显看出这个年轻人瘦了不少,也有点眼窝深陷的疲惫,但是精神头很足。
而老师不是让学生的作业在电脑上跑起来,判断程序能不能运行。而是用眼睛看,看学生的作业本就能判断程序写的对不对。
“人才的问题,我给你解决了。”
把程序代码写在纸上,交给老师,因为没有那么多电脑让你实际操作。
“可是你自己说的哟,有了人才,其它困难京东方都能克服!”
王冬圣来了之后,签了一堆与各大高校直接对接的招聘意向书,又和几个直接对接的课题组、专家团队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王冬圣没这待遇。
简单来说,一体化人才培养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初见成效。
可不是谁都能像齐磊的魔都实验室一样,齐磊有钱,有老秦撑着,院士给拜伦做副手,助理都是博士生,甚至在国内排得上号的大学者一堆一堆的。
不过马拓认为,有些专业课题组,比如材料、玻璃面板研发、相关元器件以及生产工艺等等,本来和lcd技术,还有其它液晶研究都是互通的,只不过就是改个课题,变更一下研究方向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