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有偿授课一人五百
其实,鲍尔森可以直接给华盛顿打电话,表明立场。但是,这里面有门道,现在只能转达。
别两个商机,哪怕只是一句话的提示,想通了都是无价的。
鲍尔森可不想被卷进去,他只想踏踏实实的在中米两头赚钱。
那个西北老哥,“俺话算数哈,捐一百万!”
正想着,来的那位使馆人员还以为他在犹豫,“鲍尔森先生,华盛顿需要您的配合,我们需要向中方展现出一些姿态。”
你请个专业点的策划公司给你做个管理规划,还得多少钱呢?
“尤其是对齐磊先生,华盛顿有长期打算。这段时间,我们米方最好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区别只在于,赚多少的问题。
意思是,十万块真的太便宜了。
他们想从中方手里得到除了这些之外的更多好处。
西北老哥,“为个什么的,齐总,我句实话哈,这东西谁还不留个压箱底的,你怎么就……”
那么现在终止交流团,也应该就是博弈的一部分了。
而这些就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开玩笑似的十万块就搞定了?
凑到鲍尔森身边,“华盛顿准备在舆论层面,将夏普的‘死’归咎到齐身上。”
前期利用市场的蛮荒期,粗狂发展积累资金,铺开市场。随后就能瞄准十年二十年后的大方向,对行业进行深度耕作,转换用户视角来把口碑和用户信任度转化为企业财富。
话到这个份儿上,鲍尔森更明了了,回道,“请你转告华盛顿,做为米国公民,我们会全力配合华盛顿的工作。”
事实上,这一前一后的两个商机,甚至可以当做一家企业十年到二十年的长远规划来使用。
齐磊一边擦黑板,一边道,“问!随便问。”
鲍尔森甚至想到,自己和齐磊的合作,很可能也会被当做筹码。
结果,那个西北老哥,“不过我有个问题,齐总你得告诉我!”
这个层面的博弈瞬息万变,深不可测,甚至比齐磊拿下吉恩夏普的过程更为凶险。
齐磊一听,“行啊,不嫌多哈!替北广的生们谢谢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