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们
文经理懵了,有点脑子不够使了。
而现在完全不用考虑这个步骤,据陪同他们的中传工作人员介绍,仅临海南的广东省,那里有好几座城市,只要你拿出设计图,他们什么都可以做得出来,而且价格十分低廉。
“一个剧组多没意思?咱们可以吸引更多的剧组过来嘛!”
总之,在这样的前提下,两人怎么可能不动心思?很想把拍摄地定在中国。
文经理:“……”
可是,和省下来的钱相比,也是不值一提了。。
“我,我们……”
齐磊,“我确实有让他们来中国拍摄的意愿,但我可没有让他们自己建布景,建绿幕棚的意思。”
从前整个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本就不好,再加上根本也没有门路跑到中国来。
文经理:“????”
这就好比,在中国,煎饼果子五块钱一套,可是到了纽约,就卖十五米元。那卖煎饼果子的,怎么不都跑到纽约去呢?
突然想通了,“你要自己建?然后租给他们?”
弄不好,还要从米国带人过来,要增加一大笔差旅费用。
怎么这么荒诞呢?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里是中国,缺少西方面孔,群众演员比较难找。
却见齐磊一摊手,“做为德盛高华的两大股东,我想我们是时候开一次公司发展会议了,研究一下公司未来的前景。”
海默估算,仅仅是服装道具,还有日常支出,剧组就又可以省下近两千万米元的支出。
不光是电影的拍摄,任何事都讲求一个机会。
齐磊,“错!”
主要原因,其实是机会成本。
呲牙一笑,“是我们来建,而且不光是一个绿幕棚,而是建一个欧美风情的大型影视基地!”
那么问题来了,以前,或者在原本的那个时空,好莱坞怎么不青睐于到中国来节约成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