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战略意义
“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经历短暂的辉煌就被米国摁死了。但是,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只是陷入了迟滞,主要的芯片制造和设计项目被打跨。可是,由于光刻机技术在那个年代不属于核心产业,幸免于难,佳能和尼康的地位也一直保持到今天。”
一来,这三家技术上已经没有优势了,被日本人压了十几年,半死不活。
“米国的策略就不用说了,拳头够大。再加上,来自日本的威胁是全方面的,不仅仅是半导体。这个过程就不说了,很米国,也很日本。有点像二战日本先偷袭了珍珠港,与米国展开全面战争,然后三两下就被收拾了。”
二来,本土企业不代表就是自己人。
这也是欧洲半导体产业的源点。可以说,后世几乎所有的欧洲系半导体公司都来自这个计划。
于是,米国人又盯上了阿斯麦。
这个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欧共体建立属于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这个飞利浦下蛋一样,为了套白狼而生的小公司又顺利上位,靠上了米国人的大腿。
那个时候的欧洲共同体就已经意识到了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为了跟上时代步伐,不被米日甩在身后,欧共体组织制定了一项计划——尤里卡计划。
齐磊,“有啊,而且关系很大!”
于是,专门为了抗衡尼康和佳能的EUV
“那然后呢?这和现在的光刻机行业有什么关系呢?”
LLC成立了。
齐磊讲到这里,李憨憨听的很是入迷,尽管如果是在学校,听老师讲这些她肯定会睡着。但是齐磊讲出来,就挺有意思的。
至于米国人为什么不选择米国本土的那三家老牌光刻机企业?
其实在八十年代初,也就是米国和日本在半导体领域打得火热的的时候,欧洲虽然很低调,也不入流,但一点也没闲着。
虽然没落了,但毕竟是自己家的嘛!
“至于欧洲,则是选择了更务实的方式应对变局,那就是——尤里卡计划。”
可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儿。
之前说过,这个联盟几乎集中了米国半导体阵营的全部精英,主攻方向就是极紫光光刻机。
是未来几十年欧洲在这场多方绞杀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根基。
而问题又来了,EUV
包括、ARM、西门子、飞利浦、诺基亚等等等等。
LLC急需一个背景干净,且非日系血统的光刻机企业加入,成为他们的实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