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给调查组上一课
是针对特定关系、特定场景、特定目标的术,并不适用所有。
因为古人还有别的词,叫固步自封,叫杯弓蛇影。
当然了,齐磊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利用受众的逻辑放开手脚,但也是有前提的。
农民伯伯会骂你有病,我又不买股票!
可是,你对一个股市操盘手透露这个消息,那意义可就大了。
和农民伯伯说,那叫吹牛皮。
和股票经纪说,那叫商机。
同样的道理,齐磊在课堂上说,他的受众是学生,顶多造成一点舆论影响,传播到普通百姓那里,对决策者、局中人的传播影响力不大。
你盯得过来吗?
这是一道经济题,而不是我们看到的,齐磊干过什么什么,盯死他太有价值了。
说句实在的,监视拜伦奥古斯特都比监视齐磊有价值得多,说不定还能窃取一点尖端科技呢。
最后,也就是第三个维度。
这是一个学术命题。
这就好比,你会对米国一位国家要员的关于中国的言论极为关注,因为他很可以预见了中米的外交走向。
可是,当你知道,米国一所著名大学里的教授对他的学生发表了某些不良言论,你就不会联想到外交政策,顶多骂那个傻叉居心回测。
中国有句古话,君不密、臣不密、机事不密那段儿,很多人奉之为金科玉律,
凡事都要默念几遍自醒。
其实,那玩意得活用。所谓密,是保密,也是绩密。
也就是说,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也没理由监视齐磊,盯紧齐磊的必要。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秘密,或者敏感话题,是分受众的。
不同的信息受众,所带来的信息影响也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一段反米的危险言论,在传播学上,分在什么场合说,说给谁听。
你对一个农民说,某某公司暗箱操作股票会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