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两难之境
提出一个疑问,“五到十年?为了这么长远的打算,董战林会投资这么大吗?”
“要不,您看这样如何?我联系一下农业厅的王厅,正好他们亚洲区的科研总管也在,明天和咱们龙江的领导见一面?”
齐国君的话,就由不得他不重视了。
董战林那个层次太高了,理解不了的。
“对对对,已经在尚北有一段时间了,一切顺利。对!”
别说齐国君,就是唐成刚来了,也看不出来。
“您说那个孟山都公司?他们的科研组就在尚北啊,几个外国专家已经跟着我们走了一个多星期了!”
对此,齐国君摇头,“那就说不好了!也许他有快速变现的方法,但咱们肯定看不出来。”
两个爹这个时候都陷入了沉思,不搞清楚,心里不踏实。毕竟是十几个亿的投资,因为一个不确定就放弃?太儿戏了。
“那好吧,明天抽空咱们见一面,好好聊一天。投资榆城嗨,明天到了再说。”
他哪能想得到,董战林是要把尚北大米出国换一身“洋皮”,然后按“元”这个单位来吸金?
榆城,与尚北一界之隔,但却是分属两个省。
齐国君琢磨着把尚北大米销到南方,一点点打开销路,撑死了一斤米按“毛”来算利润,那都是做梦一样了。
“对!据说有在国内建立研究基地的想法。而且,也有和国内农研机构建立合作的打算。”
十几亿,放在这个年代那就是了不得的大钱,董战林不考虑风险的吗?
“我在帮忙努力啊!当然希望他们落户龙江,更希望他们落户尚北啊!”
这是当下唯一不合理的点。
“明天对,明天要到龙凤山地区考察这个野生物种,采集一些标本。”
做为吉省的县级单位,榆城也在拉拢董战林的投资。
要知道,现在的粮食加工和买卖,都是按每市斤几分钱来计算利润的,几厘也属正常。
挂断电话,董战林马不停蹄地又播了一个电话出去。
这还是时代的局限性,齐国君就算放飞想象力,他也想不到董战林到底用尚北大米怎么赚钱。
“喂?是郭厅吧?我是董战林啊!陈副部介绍来尚北考察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