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雏鹰
张路臣瞪大了眼珠子!!他找到研究方向了....
语气还挺不友善。
这不就是网络心理学,网络传播的特性吧!?
“小齐是吧?你说的这些都是今天不需要讨论的,可以开始正题了吗?”
然后就是,六点的动画片,八点的电视剧,中午十二点的评书时间。娱乐相对匮乏。
所以,别废话!赶紧的!
可是,如果是买方市场呢?为了吸引眼珠,娱乐比重必然大幅度增加。
现在又冒出一个十八的,他能在这坐着,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什么是低质化?央视那些科普类节目,在这个年代你不得不看,因为没别的可看。但是....到了买方市场呢?
可能难以接受....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把传统的【新闻学】、【电视学】、【传播学】,移植到网络!”
可是,这却是事实。
“更不要说,教学中心是对教育方法进行研究改进的地方。没有理论,没有教学,中心也就是个摆设。”
什么是大众化?就是说大话都听得懂的话,官方辞令没几个人理解,可是一段大白话,却是连没上过学的文盲都懂。
而且,还得受廖凡义这个“小年青”的领导,就更有情绪。
这一类高质量的节目、科学普及,还有市场吗?
平级调动,从北大院长,成了北广的学院院长,本身就带着情绪。
什么是庸俗化?就是草根心理,市井哲学。全替代主流文化,成为社会的主要认知。
事实上,这小老头儿叫穆正明,北大过来的。
“三套理论基础!必需搞明白,否则没法展开教学,连理论都搞不明白,怎么教学生呢?”
什么是娱乐化?对着弄传播的人来说,不仅仅是内容越来越趋于娱乐,也在信息占比。
齐磊一听,就当没看见,继续指着小白板,“难点其实就是这三个学院,和一个教学中心。”
这个年代,可以算得上娱乐的,只有每个周末的《正大综艺》地台台的综艺节目,比如《快乐大本营》
水特么什么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