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整合资源
未必!
事实上,在这个年代,除了山海省已经有了完整的时鲜经济思维,其它地区还停留在供需经济的模式下。
而尚北虽然做不到武汉那个地步,但是,尚北同样有自己的地理优势。
正如齐磊所说,其实东北的现状也不全是缺点,也许还是优势。
这是龙江进出的门户,还有铁路的绿色通道。
这个思路,等于是给东北官员们打开了视野。
如果把集散中心往北建一点,还能够得着G1高速,也就是京哈高速。
……
不由得看向郭、郑两位领导。
尚北是一个城市,有自己的城市思维,和企业不一样。
当然,还得解决点官僚思想的问题,但是这些在徐文良眼里都是可以解决的。
这就好比,后世三通一达加顺丰,还有邮政速递,都是企业,要考虑竞争的问题。
徐文良彻底明白了,沉吟良久,“你这个亲戚…不一般啊!”
只要把快递做起来,那人和货就都来了,商机也就来了。
龙江的粮农产品好,但是也只好在大米、大豆、玉米这些成熟易储存的粮食上面,蔬菜根本走不出去。
还非要董战林的臭钱才能发展吗?
就比如,河北的菜农,就因为京城和津城大量的需求而种菜获利。
拿过来就能重组再上岗。
可是,武汉却不会想这么多,不管你是哪个快递,我都是西南必经的集散中心。只要是进出云贵川,以及荆湖地区的快递,都要从我这里过。
而且,这些劳动力可不是只会卖力气的低端劳动力,一个厂子倒了,从普通员工,到会计、财务、管理人员,全都歇菜。
一个集散中心,又给武汉带来多少就业机会和商机?
现成的运输体系,门市体系,还有现成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