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两只狐狸
后世,内地电影摆烂的局面,没有一家公司是无辜的,包括华宜。
这次研讨会命名为《影视文化发展研讨会》。
“把你也记小本本上!”
这回有高人指点,一下切中了老百姓的g点。
再比如,一些知名的幕后工作者,导演、编剧都有。
“电影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缩影。”
发个通知,人就到了。
“香港电影虽然成功,可是毕竟受英国文化影响那么多年,已经不能代表东方文化了。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事儿真的要慎重!”
某导演耿直得很,“北广搞好他们的学问就好了吧?手伸的有点长了,电影圈的事没那么简单。”
这些电影厂都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产物,有的甚至解放前就有了,属于体制内单位。
会还没开呢,舆论的讨论已经开始了。
后世年轻人听的熟悉一点的,像是京城电影制片厂、峨眉厂、魔都译制厂、儿童厂等等。
观众当然希望港圈能够进来,可是在一边倒的【意见领袖】面前,他们根本就没有发声渠道,成了“被沉默的螺旋”。
这个年代,对于这些演员来说,参加上面会议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因为所属单位本来就是各文工团、话剧团和表演院校。
不管在什么时候,撩拨民族情绪都是杀招。
nbspnbsp;比如几位影帝、影后级别的知名演员。
齐磊看到新闻都看乐了,“特么的,这话他们还真有脸说得出来?”
之前说了,参会的都是国内影视圈的头面人物。
最后,是各大电影厂。
渐渐的,连老百姓也觉得,把香港电影引进来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儿。
这里面最大牌面的当然是华宜那两兄弟。
关键是,华宜的那两个老板紧接着又接受了一次采访,说的还是这个事儿。
然后是各娱乐公司,以及私营电影制作机构的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