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听得楼梯处传来脚步声,梁霄思绪顿住,紧张地站起身来。
明筝在宫前与陆筠作别,出了宫就直奔城中一处绣楼。这是明家在外的产业,林氏坐在内堂,一见她来,便起身迎上,“三妹,梁霄已到了。”
明筝点点头,没有说话。
此刻梁霄正坐在楼上雅间,紧张无措地搓着手,有心想喝杯茶润一润干燥的喉咙,一提茶壶,里头却是空的,连冷水都没有。
不再是明家姑爷,连杯水都不配被伺候。
昨日明轸突然前来,说明筝有事找他,他兴奋得一夜没能入眠,辗转反侧想着她是不是悔了。
话音刚落,见太后敛了神色,她意识到说错了话,忙将话头岔开,“不过侯爷有您,这可不一样。太后娘娘心明眼亮,有您在旁护持着,侯爷往后的日子错不了。”
她上前给太后递了杯茶,小心翼翼道:“娘娘,说起来这明氏既已是自由身,何不挑开了问问她的意思?嫁了侯爷做虢国公府女主子,不比在家里头当老姑奶奶强?侯爷一表人才,又是皇上宠信之人,哪个女人能说个‘不’字?再说,她是个妇人身,能得太后娘娘赐婚,那不是面上贴金的事儿?”
太后扭头望着窗外,苦笑道:“本宫何尝不想?你没瞧出来?那明氏是个有主意的人。几回进宫,几回遇上筠哥儿,这么巧在凤城又见着,你觉着她心里没思量?”
敬嬷嬷蹙眉,“思量也好,难道她还能不愿意?”
太后摇摇头,叹道:“本宫是要筠哥儿过得快活,不是要堵住他的路,让他难受折磨。两个人顾忌多,推一把劝一句使得,强来却不使得。明氏要脸面,不是那种能随意摆弄的姑娘。”
若是她也念着他,是不是说明,两人还能回旋的余地?
失去了爵位官职,往日的钟鸣鼎沸便如黄粱一梦,如今他仿如丧家之犬,走到哪儿遇见的都是白眼。
这还不是最令他难过的,真正叫人无法忍耐的是捉襟见肘的生活。过往锦衣玉食挥金如土惯了,如今大嫂管着家,却不知为何总是支不出银子来。不是说铺子有难处便是说田庄没收成,从前明筝理事时,从没出过这种岔子。他想使路子东山再起,竟连点问路的钱也给不出。
他需要明筝。他意识到过往这个家,都是明筝在用心撑着。
她懂经营,更懂得拉拢各方关系,哪里她都说得上话,什么事她都游刃有余。往常没发觉,如今才明白,不是她高攀了他了,那些尊重和脸面,都是她自己挣来的,从来都跟他无关。
敬嬷嬷也知道这条路并不好走,往后即便成了婚,也少不得有人闲言碎语,拿明氏前头的夫家说事。
“不过倒也不能坐以待毙,”太后手掌托着额头,轻声说,“眼看夏日要过了,今年皇上修了绾心月苑,因着本宫的病情耽搁,枉费皇上一片孝心。回头你去传个话,就说本宫这几日精神不错,有心去瞧瞧新园子。……本宫依稀记着明家有个六姑娘,跟沁和差不多年岁?”
敬嬷嬷道:“不错,明六姑娘年十四,比咱们九公主大两个月,娘娘的意思是?”
太后闭眼笑笑,“沁和前些日子的伴读,不是回去成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