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新军制
“班长之上,设一名排长,由排长管理三十人。”
“排长之上,设连长一职,管理一百人,职位相当于百夫长。”
“连长之上,设营长,为一营之章,管理三百人。”
不是说大汉朝的军制很早出现就差,也不能说大明朝的卫所制度使得军队战斗力差就真的差。不同的军制,为不同的中央政权服务,所带来的效果也不同。
再者,汉朝的军制,也有很多繁复的地方。
相比于顾炎武提及的军制,杨枭更喜欢后世简单而明了的军制。作为共和国的一个军人,杨枭对后世的军制,有着天然的亲近。
召集所有人一起,杨枭便是为了抛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直接安排下去,容易引起争论。
顾炎武不卑不亢,不急不缓的道:“在下认为,可以采取大汉的军制。不过,大汉后期郡守有征兵、募兵的权利,为大汉埋下了分裂的种子。大人只需要去其糟粕,禁止官员掌兵。军队归军队管理,文官归文官管理,分为两套系统就行。这两套系统,都由大人掌握。”
此话一出,黄如来、谷大海连连开口称赞。
周炳中看向顾炎武,却是眯着眼睛,眼中闪烁着耐人寻味的神色。
虽说周炳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可他不是不懂。按照顾炎武的规划,一旦实施下去,那么训练出来的士兵就不再受朝廷辖制,都是杨枭的力量,谁都指挥不动。
长此下去,杨枭的势力将愈发的壮大。
故此,杨枭首先让麾下的人都同意,才能贯彻下去。
杨枭沉吟片刻,不急不躁的说道:“顾先生的建议非常不错,有值得采纳的地方。不过,我认为大汉的军制也有繁复的地方。”
顾炎武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问道:“大人有什么想法?”
杨枭脸上挂着一抹笑容,淡淡道:“在大汉军制中,最基层的有伍长、什长、百夫长、千夫长,再往上的高级军官,便是校尉、将军、大将军这一级别。”
“我琢磨一番后,决定以‘班长’代替什长,班长管理十个士兵。”
要制衡杨枭,必定会非常困难。
不过周炳中本身已经效忠杨枭,不可能出来反对。
周炳中抓住机会,立即道:“下官赞同顾先生的话,唯有大人掌握了军队,才掌握了话语权,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否则谁都来插手军队,谁都来指挥军队,无法形成战斗力。”
杨枭眯着眼睛,不甚满意。
顾炎武的想法打破了明朝的卫所制度,却又回到了大汉朝的军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