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时机 洞察
李文忠、戚继光两人听的很是认真,都随着这话开始了思索。
“地图呢!”
朱元章让亲卫把江南各地的地形图悬起,
这是金陵周边的山川地形图,除了大明疆土的地形之外,江东、镇江两大行省的府县、城池,以及卫所驻守之地,都有详细的描述。
这是大明的锦衣卫密探费心心机打探出来的机密军情。
“你们看看,这是夏军眼下的兵力分布……”
朱元章坐到了首位。
看到众人都站着,立刻招呼道:“坐,都坐!标儿来咱这儿!”
“谢陛下赐座!”
李文忠也知道自家舅舅的脾气,知道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先拱手道谢,然后便坐到了左侧第一个椅子。
戚继光不带头,也不故作谦虚,跟着李文忠坐到了第二位。杨士奇则坐在了右侧。
朱元章站起身,用手指分别在当涂、句容、无锡、长兴、嘉兴等地点了点。
“夏军三大行营,加上王景所在的夏军主力,兵马已经接近了一百五十万,动用的民夫精壮,更是不计其数……”
“如此庞大的兵力调动,本应该趁着兵多将广的优势,在宋军没有北上之前,对我军发起强攻!咱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不过,到现在夏军只有句容和当涂对我们发起进攻,并且进攻更像是试探,徐达和常遇春传回来的军情,都说夏军攻势并不强烈!”
“咱以为这其中肯定有鬼,要么夏军是想拖住我军,先行南下进攻宋军,要么王景这小子有什么鬼主意,想要对我军不利!”
大明的中枢文武重臣当中。
除了他们几个,还有大将汤和、廖永忠、廖永安、耿君用等人,不过汤和在降临之后,直接被派到了宣城坐镇。
其他的文武将校也各有重任,
尤其是眼下的时节,他们更是忙碌的不可开交。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参加这种只有少数人能做决定的会议。
戚继光能参与到其中,便意味着他已经成了大明的核心重臣,这和他的出身、能力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