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十倍奉还大馒头
“是不是早了点?”千原凛人对搞电视剧周边倒不反对,他又不是搞艺术,拍好片说白了就是为了名和利,而且周边利润里还有他的5%呢,他更不会和自己的钱过不去,就是这才播放了三集,还没真正到火热的时候,现在就开始捞钱了,感觉有点早。
“这部剧说出了大多数小职员的心声,替这些整日忙忙碌碌却始终无功有过,被永远压在企业中下层的职员们表达出了憋屈不甘的愤懑!”
村上伊织也很无奈:“运营部的人从昨天夜里就开始给我打电话了,只是今早就来了两次,好像很急的样子。”
他一条一条看着,很快一条就剧评引起了他的注意。
网络上的评价就乱了许多,甚至大多数贴子自动歪楼,歪到扶都扶不回来的那种,本来说着《半泽直树》这部剧,没用了十楼就开始匿名骂起上司来了,而且千原凛人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找录像带的人特别多,估计有人因为加班少看了一集,非常愤怒,于是一边骂着上级一边四处求借录像带。
这是一篇少见的长评,里面把《半泽直树》这部剧狠狠夸赞了一番,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而且基本都说到了点子上,这引起了千原凛人的极大好奇,甚至对方还挺了解他的,在剧评尾部对他也是一阵赞扬。
这时候《网络行止法》还没颁布施行,在网络上没有法律约束,而这些社畜平时谨小慎微,放屁都要夹紧了,但上了网匿名了后就不是那样的,真的脏话连篇,怨气满满,不过对《半泽直树》这部剧都表现出了普遍的喜爱,甚至由这剧展开,纷纷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拿着反派浅野分行长和自己的上司进行对比,表示自己的上司其实更混蛋一点。
“情节紧张刺激,剧情设计环环相扣,主人公是个理想主义者,有原则有坚持,始终做着正确的事,说着触动人心的话,但却是一个有手段的人,可以为了达成目的便进行威胁、利诱,可以翻墙搜索,可以对人进行痛殴,是一个复杂却十分有魅力的角色,饰演者管野信的表演也十分有张力,是难得一见的优秀演员……”
千原凛人看了一会儿,正儿八经的反馈没找到,反而学了好几个骂人的新词,也算是有点收获吧,而且他还找到了一个网络投票——您是否对《半泽直树》这部剧有共鸣?
又或者他就是这种性格,头特别铁?
或者他格外欣赏自己,是因为自己和石井次郎起过冲突,所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千原凛人想不明白了,不过对这人挺有好感的,记得他自从半年前的《田野上的幸之助》扑了后,一直没再开新剧,大概正在构思创作一个好剧本,那有机会了倒可以认识认识。
这真是万万没想到,不过这人该是东京放送TEB的老牌编剧了,这么替敌人鼓吹……没问题吗?
他心里想着这件事又继续看报纸,发现老牌编剧就是老牌编剧,能把《半泽直树》这剧说明白了,说到点子上的也就寺田隆司一个了,其他的剧评人虽然也有几个说得很到位,但比起寺田隆司这种真正的老牌专业人士还是差了许多。
“银行职员是日常生活中和普通人距离最近的精英阶层,但是却很少有作品去描述他们之间的升职竞争和勾心斗角。钱被抢走、人被背叛,多次被击倒,但始终在为了一解心中郁愤逆转取胜而努力,连续解决难题,这样的剧情让观众感到十分痛快和期待。由于在现实社会中正义不一定最终都会获胜,因此这样的故事才格外解恨——这是一部属于草根阶层的复仇剧,所以才那么引人入胜!”
投票人只有一千零四十二人,放在这年头已经不算少了,而其中六百六十人选择了“有”这个选项,算是60%的投票者看着半泽直树很有代入感。
他一边想着,一边继续往下看。
千原凛人感到很欣慰,这也算是侧面证明了他的努力有成效吧,而还没等他继续翻看呢,村上伊织来了,直接把一份文件放到了他的面前,笑道:“千原,这是电视台运营部提出的周边计划,你看一下。”
这是副标题,千原凛人看完了后不由自主都点了头——这人是个明白人啊,知道这剧的卖点在哪里,说得一针见血,应该算是剧评人中少有的实力派了。
看到这里他再也忍不住了,赶紧去看作者的名字,一看之下发现这名字竟然有点熟悉,在那里想了一会儿才记起来,这人他竟然还真认识——寺田隆司,《田野上的幸之助》的主创编剧,以前在报纸上替导演出头,和石井次郎对骂过的那位。
不过确定了一点了,目前这部剧没有差评,无论对拍摄、剧本还是演员演技,基本没有提出大问题的,最多因为关东联合电视台一直被五大打压,算是日常笑料,这猛然爆出了一部好剧,不少人有点酸溜溜的在说怪话。
后面还有不少溢美之辞,看得千原凛人狐疑不已——这夸了头了吧,是不是有人想搞“捧杀”,把自己高高挂起来,让编剧界的人进行围攻?
千原凛人觉得势头比预期还要好,丢下了报纸,直接去了电脑那里,把正在进行水军工作的白木桂马先赶到了一边,开始翻看网络上面的反馈——报纸算是主流媒体的意见,网络上才可以看到观众的真正心声,特别是在这个好像只有白木桂马一个水军的年代。
“千原凛人老师应该是今年最出色的新人编剧了,或者我们已经可以把‘新人’这个词去掉了,他就是今年最出色的编剧。《半泽直树》的剧本无论是从结构、剧情、人物塑造还是立意来说,都非常出色,甚至连台词都非常完美,这已经不能用新人作品来衡量了,不需要业内和大众进行任何新人式的包容,这是一部极其成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