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二步在北京之醇亲王
但胡家借出去的银子却很多都没有收回来。原因很简单,胡家都被查抄了。也就是说胡家已经没有了靠山。
既然胡家的靠山都倒了,胡雪岩也病死了。那么这些人当然就不会还银子了。而且富康钱庄的倒下,以及胡家被抄,这些借据自然也就没有了。所以那些人就更没有理由还钱了。
你要钱也可以,请拿出借据来。胡家当然拿不出。
胡家拿不出,这些借款人却可以拿出来。但这些人绝对不会拿出来。没人会把自家的钱财往外推的道理。
陶成章说的就是这些人的借款。这些借款虽然不多,但也有几百万。大都是存在别的钱庄的份子钱,还有部分阜康钱庄放出去的贷款。
陶成章摸了摸胡子:“我听小公子说,你是胡光墉的儿子。是吧。”
胡小岩只好称是。
陶成章开心地笑了:“我在浙江多年,听闻胡家现在过得并不好,若非胡庆余堂的掌柜给了胡家部分分红,恐怕他们早就活不下去了。而你得报社和大学又缺少人手。让你的哥哥去上海上班,你得哥哥想必是愿意的。”
这倒是真的。胡家自从胡雪岩去世后,就遵照遗言不再经商和当官,于是就断了资金来源。一大家子要吃饭喝水全都是要钱的,而胡家又拉不下脸去求人。还是胡庆余堂的大掌柜念旧情,赠与胡庆余堂的分红股若干,每年分红都及时到位。胡家才能在杭州立足下去。但胡庆余堂的生意有好有坏。好的时候分红当然就多一点,坏的时候分红自然就少了。所以胡家其实过的紧巴巴的。
胡家虽然不经商不当官,但当年的人脉还在。如果他们能拉下脸,当年的那些生意伙伴们总不至于让自己的恩人后裔去讨饭吧?这个年代的商人对自己的脸面还是很看重的。
胡小岩知道这个情况,他在英国的家里就有一些借据。那是他的父亲胡雪岩在没倒台之前送给他母子两的分家费。那时候胡雪岩的现金几乎都压在了生丝上面,现金不多,才拿借据抵账的,原本胡雪岩是想等生丝卖出后,再换回来的。但他倒下的时间太快,这些借据也就被他故意遗忘了。其中就有两张上海钱庄的存银票据。这笔钱也不过,一共不过一百万两而已。
但也正如胡小岩所说,让大夫人来要债这种事情可是很要人命的。百十万两白银都可以引动这些债务人**了。
“你现在可是有后台的人!”陶成章指了指李鸿章的方向,“你去找李中堂要个条子,他不会不给。反正这些都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了。跟他又无瓜葛。”
胡小岩苦笑:“不行。让长辈出丑的事情,我时怎么样也不能做的。”
“你让大夫人去讨债?”胡小岩若非腿脚不便早就跳起来了。
胡雪岩虽然倒下,但并没有垮。他怎么说也是身价几千万的大商人。区区生丝的斗法还动摇不了他的根基。对它给予致命一击的时慈禧太后。慈禧将他胡家给抄了。
胡家的家都被抄了,当然就完蛋了呀。
但我们都知道胡雪岩的经商哲学就是八个坛子七个盖。他借了别人家的银子。别人当然也有借银子给别人拉。
当他倒下的时候,借银子给他的人自然就上门要账。胡雪岩只好都给了。胡家的千万就是这样败掉的。加上慈禧的抄家。胡家就彻底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