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特区风云 第092章 油盐酱醋
说话的功夫,周大清腰间BP机响了起来,他看了看号,便出去回了个电话,回来的时候陆铮正同陈克谈论市长市政府如何管理一座城市,见到周大清回来,就笑着说:“大清,回头把我桌上那份上年度《理论研究》合本拿给陈克区长,里面一些文章写得不错,可以借鉴参考。”
前天区委班子碰头会后,便有市委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同陈克谈话,原来,市委拟提名陈克进入新区区委常委班子,同时被提名的,尚有区委统战部部长龚爱国。
周大清说了声好,见陆书记谈性正浓,就坐在一旁,没打断陆铮说话。
看到桌上气氛有些沉重,大家都不敢下筷,陈克便说:“陆书记,我代表区政府班子向您做检讨,您三令五申下,我们的行政办事窗口还是存在着太多的问题,是我们失职。”
陆铮又说:“过去说‘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自来水不清’,实际上是说公用事业差,但现在我们城市发展,能源、交通、电讯和卫生,仍然是最基本的。”
陈克默默的点头,本来还以为,陆书记是针对杨朝晖的,但看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陆书记年纪轻轻走上市领导的岗位,看来并不是偶然的,越是相处,你越能体会他身上那种大领导才具有的胸襟气魄。
陆铮摆了摆手,说:“问题不在这里,不管是古代的微服私访,还是咱们现在的暗访,都说明咱们解决问题的正常渠道不够畅通,沟通机制有些失灵,所以咱们不得不采取这种非正常方式了解情况。”说着陆铮摇摇头,“其实好的制度并不需要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它应该是常态的。如果要靠我们暗访才能解决问题,说明,这个制度出了问题。”
陆铮琢磨着又说:“咱们自己暗访,实际上是一种家法,并不是一种长效的监督机制,归根结底,要实现机关作风的转变,要靠社会监督,要靠人民群众监督。”
陆书记在大会小会数次点过杨朝晖行政单位办事窗口服务态度的问题,眼见没什么改观,陈克这个检讨倒有一多半是为杨朝晖做的,实际就是变向承认杨朝晖的错误。
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说:“这话人人都会说,我是准备,在咱们区内搞个试点,请人大或者政协帮助完善咱们的监督机制,还有媒体,我们要给媒体话语权,咱们区内有个新滦报,我看就不错,有这种苗头,我们要加以保护。”
而陆书记,却选了今天“微服私访”,结果,也不怎么理想。
那还有什么好说呢,只能在工作上配合好陆书记,为陆书记站好这班岗。
陈克早拿出了笔记本记录,这时又说:“要不要我和报社方面约谈?”
已是不惑之年,在宦海沉沉浮浮的,当年提拔自己的老领导都退了,市里班子更是一换再换,陈克本以为自己也就没什么希望了,在新区解决了正处级待遇,以后争取能在市里某个行局谋个一把手,估计自己的仕途也就到了尽头,却没想到,会借上这位旭日东升般年轻市领导的力。
陆铮笑着摆摆手:“这些还是要媒体自己的发展,慢慢自己就有了觉悟,咱们去约谈,也是一种干涉,而且,你跟人说什么?要他们放心大胆曝光我们党员干部的问题?只怕人家会当反话听,这也不像话,是不是?”
后来陈克打听才知道,他和龚爱国进常委,是陆铮的建议,这却实在没想到,毕竟,他以前和陆铮接触不多,仅仅是工作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