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特区风云 第061章 知名人士
美女记者碧眼眨呀眨的,好似不太满意姚启立的答案,眼珠转了转,问道:“姚先生,您是以言辞犀利著称,是乌山最有名的批评家和最有名的律师,听说前不久您还为了一名地方官员批评乌山党的纪律机构,您认为,这名官员是被违规操作调查,是吗?”
从今年年初,冀东全省开始在乡镇一级人大设立主席团和常务主席,从中央到省委的文件,都可以看出人大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姚启立点点头,说:“是这样的,我们政府官员贪墨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但是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有时候互相之间走动拿些烟酒很寻常,当然,这种做法肯定不对,既然违法了,理应问责。但同样,我觉得中国法制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不能用违法的手段来侦办违法,这就是我批评监察部门少数干部的原因。”
乌山人代会召开在即,程明远作为人大主席团秘书长,正忙着筹备会务,陆铮同样也是人大主席团成员之一,刚刚两人聊起这次人代会的事情,程明远突然话锋一转,便说起现今中央对人大工作的重视。
美女记者微微点头,用笔唰唰的记录着什么。
不止乌山,便是在南方特区,姚启立的形象也登上过杂志封面,被很多媒体誉为中国律师的开拓代表人物之一。
程明远,倒更希望他来人大干副主任,但是心里也知道,自己的说服力不够,比起人大副主任,对于很多人来说,副市长的诱惑力更大。
这种在聚光灯下的感觉特别好。
人代会后,陆铮工作发生变动是必然的,他已经辞去了统战部部长一职,估计也会被免了政协副主席,传闻是会被任命为副市长。
而且,有中央领导下过批示,要有言论自由,要允许不同意见的表达,要保护社会知名人士,这是我们优秀的社会资源。
国贸大厦的一家咖啡屋里,陆铮听着程明远说话,只是微笑点头。
“在人大,比在政府工作更有挑战性,而且,也比较适合你搞试验田,是不是?人大能立法,你政府行吗?铮子,过来吧,咱老哥俩一起,能干点事,是不是?”程明远苦口婆心的劝着陆铮。
姚二柱?见鬼去吧。
本次乌山人代会后,程明远应该便能摘了代理主任的帽子转正,看得出,受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鼓舞,他对人大工作充满热忱,很想干出一番名堂来。
不过接受外国媒体访问,姚启立还是很谨慎的,说起改革开放,说起社会现状,姚启立自是大唱赞歌,略微提了一点不足,随后就马上补充,“我相信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小困难,我们社会的各阶层会不断进步,政治架构也会不断进步,最终,会开辟出一条不同与西方模式的现代文明之路。”
程明远讲道,在同省委主要领导汇报乌山人大工作时,他提出了希望能有年轻的同志进入人大常委班子,并且点了陆铮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