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又酷又有意思的烧钱
但光是最小规模的前端设计工程师的13人团队,在2012年一年人工成本大概是:150×3+50×5+60×5=1000万。
温良默算半秒,眨了眨眼睛:“把基础放在学校,变相省了一千万一年?”
“小秦牛啊,居然能跟曹院士他们一拍即合,我找找……哦豁,实验室前端设计的人员配备是9+20+40?”
“这这这这……实际人工成本一年4750万?还没另算曹院士这种级别的市场成本?”
做点有意思的事情,不酷吗?
…………
回到公司,温良开始着手起草《智能游戏手机业务规划纲要草案》。
根据网上公开资料,配合相关想法梳理着内容,温良心中念头闪动:“看来,烧钱对博浪来说是相对的。”
“像芯片设计这个部分,常规情况下的人工成本节约了不少。”
只是,在2022年的时间点仍没能形成相对完善的商业生态,而那距离2012年过去了十年。
至于小米,广泛认为忘了初心。
相同点在:
2012年乃至更早一些,两家公司出于商业化可行性考虑,都部分或者全部放弃了更烧钱更难落地的自主自研道路。
然而!
温良留意到公开资料里芯片设计上的门道。
常规情况下,最小规模的前端设计需要系统级、微架构级、性能级一共3个架构师,需要5个逻辑芯片设计工程师,最低最低配5个设计验证工程师,正常是1设计配2验证;
后端工作还需要:可测性设计工程师、物理实现工程师等。
甚至还需要有:编译器软件工程师、芯片算法工程师。
虽然编译器软件工程师和芯片算法工程师以现在的环境还不需要,虽然后端工作可以外包给芯片设计服务公司;
从2022年的时间往回看,以菊厂为例,他们现在以及更早放弃的选择,终究还是需要花更大的代价去补上。
所以,温良有智能手机项目的规划后,便十分坚定自主自研这条路。
反正无论怎样的发展,我国崛起必然会迎来西方的全面制裁,总归要在基础研究领域补课,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东西才是真的属于自己的。
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
而且,博浪的互联网业务逐渐发展成型,营收越来越多,把钱烧哪里不是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