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流水作业,酣畅淋漓;最后八股,水到渠成
他一开篇就说,中庸二推究了人为什么要诚的根本原因,而且好说明了诚的好处。
诚对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完善自己和完善万物都有赖于此,君子怎么能不扎扎实实地做呢?
夫谄而用于祭,侥幸之极思也。此夫子举之以诗戒谈!”
所谓破题,就是文章开篇先将题意点明。八股文章规定破题只有两句,最多三句。
这个题破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篇文章的最后得分。
科举考场中,考卷实在太多,而阅卷的人就那么几个。题目一律,文体一律,阅卷的时间也短促,审卷官每天要看若干本卷子阅卷人的情绪不问可知,那是十分枯燥。一肚子不耐烦。因此,很多考官只需看一下破题,就可以的得出这张卷子值不值得花费时间读下去的结果。若题目破得好,就跟下去。若不然,直接扔废纸篓中去了。不少考生就是在这一关上被刷了下去,由此可见破题的重要性。
破完这道题目,孙淡没接着写下去,而是接着去破第二题《诚者自成也》的题。
这么东一句西一句的凑像什么话,写出来的东西还有味道吗?就好想一个人在写喜剧,正写的欢喜,情绪中正带着一股戏剧因子。马上转去写悲剧,思维和情绪一下子也转换不过来,写出来的东西也毫无悲恰可言。
可惜他并不知道孙淡现在根本就不算是原创,抄袭这种事情只要是人就能做,自然没什么气韵、创作情绪一说。
孙淡在写笔抄文章之前其实还是大概地考虑一下的,并不是胡乱找一篇同名的文章抄上去即可。
从明朝起,到清末,八股文的题目因为局限在四书五经的范围之内。题目都已经出尽。可说是书中每一个句子都有十来篇范文。这一点倒难不倒孙淡,他只需要考虑的是自己抄上去的文章是否符合考官的口味。
就孙淡手头的范文而言,这三个题目每一题都是七八篇范文,其中清人的最多。
他在旁边这张卷子上抄道:“中庸江原人之当诚,而推能城之妙焉。
甚矣,诚之切于人者也,成已成物于是乎在,而君子可不务哉
这一篇文章本为顾宪成所作。
顾宪成乃是万历四年解元。万历八年进士,与高攀龙等人创建东林书院。乃是东林党人的首领。天下读书人的领袖,名气可比**星大多了。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文章,就算放在嘉靖一年,也能秒杀所有考官的眼球。
就这篇文章的破题而言,虽然看起来毫无出奇之处,可却言简意核,根本没办法增删一字。
不过,考官是明朝人,明朝人的口味同清朝还是有所区别的。而八股文在考分中占的比例比较重。万万大意不得。
因此,孙淡考虑了半天,决定抄三篇距离嘉靖初年不太远的科场高分文。最后是万历或者崇祯年的。
筛选范围一定,很快就找到了三篇不错的同名文章。其中,第一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他选用的是,万历二年进士**星的。
万历二年离现在也不过几十年光景,进士的文章自然是非常有水准。此人的在历史上名气虽然不大,可这人却是当时东林党人的著名人物,东林虽然在历史上的评价有不少争议。可不可否认,这群人的学问素养却是极强的,一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闻名遐迩。他的文章若不合考官的口味,那才是见鬼了。
于是,孙淡提起毕就抄下了他这篇文章的破题部份“圣人戒谄而及于妄祀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