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青萍
只讷讷两声,无奈地回答:“臣是个直性子的人,忠字当头,自然是陛下说什么,臣就去做什么呐”。
见两个最亲密的大臣都没主意,嘉靖心中不快。
不过,强烈的兴奋让他心中的不快很快被冲淡了。
张媳进一步议论道:现在要迎养圣母来京,称皇叔母的话,就要讲君臣之礼了,难道圣母要做皇帝的臣子?且长子不得为人后!这一席话可说是说到嘉靖的心窝子要去了。
等这一天,他已经等得太久了。
所以,一旦听到张媳的奏折。
皇帝也忍不住流下热泪,喊出了“我父子今日今日总算可以团聚了”的话来。
“好文章,好文章,果然是江南名士,张媳你写得不错嘉靖一张脸因为兴奋涨得通红,脖子上的半点红得像是要滴出血来,他心情极佳,道:,“孙淡你念得不错,过目不往,铿锵有力。”
对于像孙淡这种现代人来说小可能认为这些大臣费尽心机搞的这番移花接木之举,完全是脱裤子放屁。
其实不然,中国封建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名正言顺,在皇位继承这个重大问题上则更是如此,这是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秩序所必须的。
如果承继大统者不能做到名正言顺,就有可能被认为有篡位之嫌。
封建伦理这一套对古人而言,那可是比性命还重要的大事,千万乱不得。
当时,嘉靖一看到杨廷和于毛澄的奏折之后,心中固然恼怒。
孙淡笑了笑,也不说话。
倒是那张媳听到这话,却激动得掉下泪来。
皇帝高兴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喃喃道:,“有了这篇文章,总算可以给杨廷和他们一点颜色看看,看他们还有何话要说?孙淡,黄锦,你们议一议,看这事接下来该怎么办?”孙淡随口道:,“臣没有什么主意,一切但凭陛下一言而定他只当自己是一个看客,哪里还有插上一脚的心思。
黄锦则是一个草包,他如今但凡遇到大小事务,都一概交给陈洪办理,自己也懒得动脑筋。
此刻陈洪不在自己身边,被皇帝这么一问,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可他也是个心机深沉之人,知道自己刚做皇帝,根基不稳,皇权不樟,也不和大臣们直接冲突,只是做出思考状。
沉吟良久,道:事体重大,再讨论讨论吧。
然而,在复议过程中,毛澄等依旧坚持前议,并且高喊“为人后者为之子,自天子至于庶人一也对此,嘉靖的批复仍然是“再去讨论其实,嘉靖,“再去讨论”的意思很明确,是要听他所想听的另一种声音。
如今,张媳终于出现了小也说出了皇帝想听的声音。
在这份奏折中,针对,“为人后者为人子”的说法,张媳反驳道:如果兴献王健在并且即位的话,难道兴献王也要做孝宗的儿子么?朱厚媳所继承的大统,实际上是太祖之统,是来自祖父宪宗的。